[明] 张弼
断菼和鸣凤有灵,双江孤棹梦初醒。
悲凄夜薄骊姬帐,缥缈云腾杜女囹。
秋梗托声惭玉树,春灰生意入阶蓂。
天涯子晋惊相值,千树碧桃花半零。
听芦笙
明 张弼
断菼和鸣凤有灵,双江孤棹梦初醒。
悲凄夜薄骊姬帐,缥缈云腾杜女囹。
秋梗托声惭玉树,春灰生意入阶蓂。
谁知海外飘零客,已沐皇家再造音。
这首诗,描绘的是少数民族吹奏芦笙时表达的音乐氛围和那种乐舞和谐,情感丰富、浪漫的气息。张弼将民族的音乐之美和人文意蕴结合在一起,展示了明朝鼎盛时期国家复兴的乐章。此诗充满了浓浓的抒情气息,像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来。
首联“断菼和鸣凤有灵,双江孤棹梦初醒。”描绘了音乐之灵动和美妙。“断菼”,指芦苇的嫩芽,“双江”,指两条河流,“孤棹”,指独木舟。这两句诗描绘了音乐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仿佛是凤凰的和鸣之音,滋润而醇厚,又似那清新纯净的自然之风,洗刷他的灵魂。
颔联“悲凄夜薄骊姬帐,缥缈云腾杜女囹。”这里的“骊姬帐”暗喻的是悲剧的情节,“杜女囹”则是叙述美丽的传说。张弼通过音乐的表达,将悲欢离合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沉。“悲凄”与“缥缈”两个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音乐带给人的情感体验。
颈联“秋梗托声惭玉树,春灰生意入阶蓂。”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音乐的艺术内涵。“秋梗”象征着生命的低落,“玉树”则象征着生命的辉煌,“春灰”寓示新生,“阶蓂”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这里张弼巧妙地将音乐的各个层面融汇在一起,使其内涵丰富而深邃。
尾联“谁知海外飘零客,已沐皇家再造音。”表达了张弼对音乐的理解和对国家的感激之情。“海外飘零客”,暗喻他自己的身世,“皇家再造音”则是指明朝复兴的音乐。这两句诗表达了张弼对国家复兴的欣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音乐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张弼通过诗歌,将音乐的魅力、生活的美好和对国家的感激之情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