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弼
第一江山第一楼,年来频得纵清游。
盘云苍隼如相识,煮茗缁衣苦欲留。
笔底风云摇海岳,壶中日月送春秋。
古今多少登临者,何事哀吟动客愁。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江山第一楼,年来频得纵清游。 盘云苍隼如相识,煮茗缁衣苦欲留。 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兴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描绘出金山寺的壮丽景色。金山寺寺高楼悬,登楼远眺,江山的胜景尽收眼底,故诗人称之为“第一江山第一楼”。诗人频频来此游赏,觉得心旷神怡,暂时忘却了人世的烦恼,所以“年来频得纵清游”。前两句诗语言清新洒脱,充分体现了诗人青年时期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笔底风云摇海岳,壶中日月送春秋。 这两句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他似乎在颔联中展现了一个他自己的理想化的世界:在楼台高处,他笔下的风云海岳都在他的诗笔中活动起来,仿佛在为他作美妙的舞蹈;而在他的壶中,他则与日月一同度过这悠然自得的时光。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自己雄伟的气魄和豁达的心胸。
古今多少登临者,何事哀吟动客愁。 诗人把眼光转向了远方的历史长河: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雅士登临金山寺楼,他们是为了什么而来呢?结果他们和“我”一样被江山之美留住了,成为登山临海的客人,留下了许多诗文。“客愁”二字将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了下来,虽然前面的描写都流露出作者的不屑之意,但江山之美景所引起的客愁却是无法回避的。这时,诗人的心情又似乎平静下来,“哀吟”二字暗示他或许已暂时缓解了客愁。
现代文译文: 我登上你的金山寺楼, 看到江山美景无与伦比。 高高的金山寺楼台云绕, 如同苍鹰盘旋云间自由自在。 煮上香茗穿上缁衣留在这里, 或许能让你也感受到我的惬意。 笔下的风云海岳舞动起来, 如同为我作伴同我欢快。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登临此楼, 但他们都被留在这里成为客愁。 然而我有金山美景作伴, 暂时忘记忧愁哀吟变成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