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莺莺像》明张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弼

《题莺莺像》原文

张生薄倖误婵娟,狼籍东风几百年。

争似窦家双白璧,心悬日月照遗编。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题《题莺莺像》之“像”,当然便是后世通行的那样。传说中的《崔莺莺秋千像》(日本日本尊经阁所藏原本及川图一式的唐画张生魂挟莺莺版本,至于印子本的一批梨呆《西厢》图中张生的扮相及后来形成的临川小雕版等似乎更算不得),不曾是传世,现今世人所说的,或当作今人的印板人物插图版本之类的版画便不太合符题旨。其解是把历史上素有人祀的“贞节”女神窦太后的两个女儿窦贞娘和窦滔的画像来附会了。

“张生薄倖误婵娟”,起句就点出张生薄情负心,误了莺莺终身,含有讽刺之意。“婵娟”是古代对美人的称呼,这里代指崔莺莺。“薄幸”便是无情的意思,是指张生与莺莺为儿女情长而至于丧身忘情。按一般叙来“东风”典自杜牧的诗《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后人诗或仅至此而已;但张弼反其意而用之。“争似窦家双白璧”此句指窦氏姊妹虽遭不幸却终成美眷。此一反诘实含贬责张生之意。崔莺莺有幸而无分,于此再三点出。从结构方面看这一联正好起“垫”作用,上承“误”字,下启“照”字。

“心悬日月照遗编”,收句紧承前二句,从崔张故事对窦氏姊妹的聪明贤德表示赞美之意。同时含蓄地讽刺张生无以自愧不如。

此诗在崔张故事中重在贬刺张生,而赞美窦氏姊妹。在结构上则是以张生为中心前后对比,前后衬跌,突出主题。

另外此诗押韵为去声韵。“年、言、天、篇、全、娟”均是细切上扬,徐徐读来更有味也。所以诗人再三“照”字也可谓为诗人自己的音节为诗人特创的,得其所妙。全诗以白话入诗,又押韵合律,字义前后相衬,显得抑扬顿挫合乎音律美,确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至于对后世影响问题,因《西厢》流传极广,翻刻本亦多且早于明人张弼之诗。但因《西厢》故事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民性,所以如细读其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便会发现它与张弼的诗似乎相映成趣而相得益彰。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