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张弼
北往南来事几多,朱颜绿鬓近如何。
得閒且与酒为伴,有兴莫教诗作魔。
不信终南开捷径,自甘砥砺障颓波。
赠行草字三千纸,只为深情不博鹅。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明代诗人张弼的《寄陈梓之》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寄陈梓之》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又不乏理趣。此诗前四句主要是抒发感怀。
首句“北往南来事几多”,是一种泛括,说明人生南北往返,经历的事情非常多。第二句“朱颜绿鬓近如何”,不仅是对首句的补充,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因为无论“北”或“南”,无论“朱颜”或“绿鬓”,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着,不断有所改变。两句诗不仅概括了人生的全部,而且包含着对光阴疾逝的感叹。第三、四句,诗人提出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尽量多做一些事情。 “得閒且与酒为伴”,是说要善于利用闲暇,不要轻易放过它,而喝酒正是领略闲暇、销闲遣闷的一种方式。“有兴莫教诗作魔”,是说写诗要把握住时机,有了灵感和兴致,就要赶快把它写下来,不要让它们逃逸,形成“魔”力,即浪费掉了。这四句诗看起来是自我劝勉之辞,其实也是对友人陈梓之的劝勉。
后四句是赠言与祝愿。“不信终南开捷径”,是对陈梓之的劝诫: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只有一条正道可走。捷径虽然近便,但要达到目的却非常困难。如果你不想在人生旅程中走弯路,就千万不要去追求那所谓的捷径,而应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自甘砥砺障颓波”,是说陈梓之既然听从了劝诫,我就自励自策,防患于未然。 这就是字纸三千的缘由了。这既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也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最后一句“只为深情不博鹅”,点明赠友的原委:因为自己十分了解友人,所以知道他一定能听从劝诫,努力进取,于是情深意长地送给他很多字纸和鹅。这一句实际上是双关语既表达了友情之深,又说明自己独到的识见和对友人的殷切期待。张弼是一位恪守功业的人 ,笃好儒行,砥节立忠 , 从不改易初志 。儒学这种理论让他倾向于易“规过于壶阙”“慎微之闸镝”。人生实难逆数听命之寥寥兮 道体嗷嗷其若兹。如此高洁的品行,让友人深感敬佩。所以送字纸和鹅给友人,既有友情之深厚,也有对其将来有所寄望。
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张弼儒雅风流的一面 ,也是他对儒学伦理的一次理论阐释 ,既有学人之思,又有诗人之柔情 ,所以写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和逸趣 。同时 这首诗从感叹人生、时光、青春 ,到善用时间、保持正道、锐意进取;从互相劝勉到深情祝愿、安慰鼓励 ,既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又激励了友人 。诗的情感真挚 ,言语恳切 ,让人读来深感一位友人对另一位友人的拳拳关爱之心 。
以上仅为本人拙见,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