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鲍溶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
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久行迷汉历,三洗毡衣裳。
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
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
落日吊李广,白身过河阳。
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
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
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古韵中流淌出的离别哀歌
鲍溶的《苦哉远征人》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诗,描绘了征人的离别与苦难。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唐代的生活气息,体会到诗人的哀愁与愤慨。
开头“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征人踏上征途,唱起古老的悲歌,携手走过河梁的场景。这里的“古曲”既指古老的征战之歌,也暗喻了征人悲苦的人生。
接着“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描绘了征人在行进过程中遥望远方,回想起李陵死别的场景,思绪万千。而“杳杳玄冥乡”则寓含了人生如梦,不知归乡何处的感叹。
回忆当年的征程,“从此路,连年征鬼方”,诗人的叙述如电影画面一般,逐一展现出征人漫长而艰苦的征途。尽管“久行迷汉历”,但他们依然坚定前行,三次洗涮过毡衣裳,体现了征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经历百战之后,“微功信难忘”,即使身体疲惫,但从未忘记那些为了微小战功而奋勇拼搏的日子。这样的经历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云台议事的深深思考,强调了权力与实力之间的必然联系。
诗人借“落日吊李广”起兴,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最后“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感叹人生的虚名与实际贡献的不相称,表达了对公平评价和合理待遇的渴望。
在现代文译义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征人离别图,他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征战,虽然有着对荣誉和公正的渴望,但却无处倾诉。他们的经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征人的残酷对待和不公待遇。在现代社会,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和改善这一问题,为所有人提供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