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卢仝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
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
蚊虻当家口,草石是亲情。
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广成子,闲气说长生。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
好的,根据原文,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赏析和译文:
在古老的唐代诗人的世界中,卢仝是一位独立的、坚守自我的人。他自我写照的这三首诗,也是诗人在告诉他的读者们他的一生哲学和生活态度。
首诗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揭示了他深深的个人观念和感受,他知道他的前路并不是别人想象的那样顺畅和光鲜,虽然低头处境艰难,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描绘了自己面对的环境,虽然物质丰富,但精神上却无处寻找天空的指引。这象征着他虽然身处尘世,但精神上却向往着更高的境界。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这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他觉得家庭关系如同骨肉一样重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感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而他的心事和理想,就像家书一样陪伴着他度过岁月。
第二首诗 “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蚊虻当家口,草石是亲情。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是对他人态度的反映,不论他是聪明还是愚蠢,都不必太过惊慌,生活中总会有些小事就像家中的蚊虻和石头一样。而且胸中的学识和见识如同堆积的万卷书一样充实。这是一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应有自由的思想去追求他们的生活。
最后一首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则是他对生活的领悟,他渴望找到知己但却发现找不到。在人世间的生活中他是个“癖王”,沉溺于他的爱好之中无法自拔。他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梦,而他则是那个沉迷于酒乡的人。
总的来说,这三首诗描绘了卢仝的生活哲学和态度,他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热爱生活、追求真理。他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尊重。
希望这个答复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