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罗与之
空山本无尘,况复值良夜。
风清月色佳,圭璧不当价。
徐行苔迳间,小立林影下。
飘飘意欲仙,举手人世谢。
中秋步月
罗与之
空山本无尘,况复值良夜。
风清月色佳,圭璧不当价。
徐行苔迳间,小立树影下。
飘飘意欲仙,举手谢人世。
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了生计和名利而疲于奔波,渐渐忘却了自然的美丽和纯净。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诗人罗与之的《中秋步月》诗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灵的山中秋夜,风清月明,苔径小立,仿佛飘然欲仙,使人忘却尘世烦恼。
首联“空山本无尘,况复值良夜。”描绘了一个空灵的山中秋夜。空山无尘,象征着自然之纯净;良夜则象征着时间的宝贵和美好。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文的描绘和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风清月色佳,圭璧不当价。”进一步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风清则象征着自然之和谐;月色佳则象征着月光之柔和;圭璧不当价则突出了自然之美胜过一切人间珍宝。这里用圭璧比喻精美的物品,以“不当价”突出了自然之美的不可估量。
接下来的颈联“徐行苔迳间,小立林影下。”描写了诗人漫步在苔藓小径上,轻轻漫步的动作与苔藓小径相互映衬;林影下小立,更显静谧与幽深。这一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中秋夜的美丽和自然之纯净。
尾联“飘飘意欲仙,举手谢人世。”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美妙的自然之中,感到飘飘欲仙,忘却了人世的烦恼和忧愁;同时又轻轻举手向人世道别,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生活的淡然处之。这两句诗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的淡然处之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空山、良夜、清风、明月、苔径、林影等自然元素为描绘对象,通过精炼的诗句将它们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的淡然处之的情感。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纯净,同时也让人们思考如何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保持自然之美,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