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唐薛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薛能

《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原文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

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薛能获知盐铁尚书升迁消息后,奉表祝贺而写的一首应酬诗。 薛能志在人臣,但在才高性急的性格支配下,又是经常不免露出讥讽之处。加上离此上次,被春牛图事已杖谪出外一事发生不久,他对于朝政的弊端,对于那些作威作福的权臣,仍然愤愤不平。所以当他听到这位尚书大人又将升任朝廷要职的消息时,便以一副衷心赞颂的姿态,写了这首诗来恭维他。

首联“南宫环雉隔嚣尘”,南宫指尚书省,环雉是《左传》中晋献公所歌“环而攻之”的意思。这里说尚书省如今已成了朝廷的屏障,可以与敌人隔开尘嚣了。这当然是恭维的话。说“隔嚣尘”而不在“攻”,而“环雉”二字则含有暗示,即通过奏对讥议朝政来使朝政清明起来。这一句还为下句“况值清斋宿大臣”伏笔。因为宿斋大臣(指尚书省长官)不与闻政事,可以腾出时间来深入朝省去“攻”朝政了。

颔联“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写尚书省的环境和升任以后的政治气候。这句中藏一典故。韩愈《南山》诗有“天明开户呼二子,隔江幽幽在云雾”之句,描绘南唐故事里的天上月华景色,以及此中帝王的礼乐法度俱失的事实。《东都赋》描述皇宫夜里时:“夜未央而四门通,起环堵之严城,临无垠之旷野。”但此时朝中宦官权臣压主祸国和政令的不顺,“心烦于治,夜不能寐”和击钟鼓以“警无罢日”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联说明他在那里时的感觉,“城绝鼓钟更点后”,是指工作之久、时间之长、不得休息。联系韩愈和白居易的名句——“耐可乘晨入紫宸,将寻醉客报忧民”,我们就会感到他的甘愿立朝而自苦精神的气概和意在警世拯世的豪情。对句紧承“更”字描绘他此刻办公时心头的畅快心情:天已放晴,夜色朦胧;秋雨初霁,时已月华新至。上句有烘托下句的作用——“吏议兴而俗化矣”。此联四句连属成一意群。从古代律诗发展的历史看,四句一转韵也形成了律诗的一种固有的模式。从用韵、平仄、对仗各方面来看,这一联都是写得很讲究的:句中音调平仄相间以协调声调;四句中平仄互参以形成拗怒生新的语感;两处对仗都属工整老到的借对——两句当中用数字相对以增佳境。对于这里只有一字之差的道理且置勿论,但是这几处拟合得很恰到好处的文字情景却在语浅情深的顷刻展现于人们的面前:整个的一联围绕升迁中心言之诚而志显彰了。读者这里作了一些印证也是自然的:那些在此次复命并直擢提升到最高首长职务上的臣僚们并没有丧失爱国之心(虽然这并立的上书表达上有不够准确的地方)。这些功成名就者也在感谢其旧交的心意的。“言下之意在此”,也可以认为是不无含意的;同样以才人热肠赢得了后人甚至历代文士为之感叹千秋同慨也!

颈联“檐前漱晓新凉露,庭下流年霁色津”,转而描绘官署内的景物和生活了。“新凉露”应上句“鼓钟更点后”,说明此时天已放晓;“霁色津”照应下句“雨凉烟树月华新”,说明此时已雨止夜霁;下句写月华又含庭下流年之意;而“庭下”二字则暗示了官署之内也有人工湖池水花之类。“漱晓”“流年”也含有对升迁感恩图报的意思在内。这两句承上启下联(即五、六句),画面是优美的而且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室外秀景从视觉听觉角度展示出了夏末秋初傍晚的一派宜人景色和上下沉浸在一片怡然自得气氛之中的人事。此外“檐前”“庭下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