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福建李大夫》唐薛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薛能

《送福建李大夫》原文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

现代文赏析、翻译

送福建李大夫

洛州良牧帅闽瓯,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

赏析:

薛能的诗风比较朴拙直率,该诗自然流畅,不用巧语雕饰。而自有一种平实真率的风格,并且工整贴切,精采动人。这在中国传统诗歌里比较少见。前四句是正意,后四句转入寄托,感叹识见不广,议论浮浅,嘉许其报政简要、待民宽厚。即使持今人的观点看来,作者似乎推崇备至的这位李大夫,也未必能做到尽善尽美。

“洛州良牧”是赞其现职,“帅闽瓯”是说他要前往福建。“曾是西垣”是回忆往事,赞其从政有年。“红旆”指官府的旌旗,代指李大夫的官位。“前尹正”是对前任知府的称呼。“尺书犹带旧丝纶”是说朝廷的诏旨纶诰都还带着。这是对李大夫的前程无限的期许和美好的祝愿。尽管这已经是五、六百年前的往事,但是作者似乎至今仍历历在目。“幽都雁”这里指来自北方边地的人。“外国人”是指来自中亚、南洋诸国的商人和旅客。送别的人多了,城里多了各种各样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人。“应大笑”的“应”是指李大夫,在福州的人将对此前后的情形有深切的体会而点头会意;“夸近”是说只晓得近处的富庶和安乐,对于穷乡僻壤则一无所知;“不知贫”也是这个意思。对富贵的好处言之太过,对贫穷的困苦言之太甚。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不知贫”。从李大夫的政绩看,这只是他的一得之长,并非他真正的识见。在送别的酒筵上不宜太过渲染,所以只说“应大笑”,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同时更增加朋友的亲切感。薛能的诗和陆游的诗比较接近,喜欢写一些日常应酬、纪游咏史、赠别遣兴的诗。这类诗作大都写得雍容平易而近于浮滑,没有多少艺术价值。但是这首诗却朴拙率真,自有动人的力量。

译文:

您是洛州的优秀长官,现在又担负起福建的使命;过去在京城做官时,您是敢于直谏的忠臣。挂帅出征的红旆如今又胜过前任知府;报喜的尺书仍然带着您那治国安邦的金策玉音。秋天到了,从北方边地来的客人也多了;您的大船进入福州城,更增添了许多来自外国的友人。您将要到小藩镇去,那里的人们应该开怀大笑;他们只晓得近处富庶和安乐的情景,对于穷乡僻壤则一无所知。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