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新
真有鬼谣藏古锦,曷须尘阀眩乌衣。
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其一
宋 李新
水殿凌空碧藓滋,晴光隐动水晶衣。 却笑此翁无用处,也向烟波作钓丝。
初见此诗,笔锋一转,即突兀而来一“真有鬼谣藏古锦”之句。此句一出,便知诗人绝非等闲之辈。那么,如何理解此句呢?原来,“真有鬼谣”乃借指北湖之胜景佳境。湖上之景,本有“水殿凌空”之美,然诗人更珍爱的却是那藏于湖山之间的“古锦”般的传说与神奇。此诗首句赞扬北湖胜景,已暗逗下文。
次句“曷须尘阀眩乌衣”是对“真有鬼谣”之句的进一步说明。言北湖之胜,不必借助尘世权阀的炫耀以夸耀于人。说明诗人是隐于北湖胜景中的一位风流隐士,他是热爱山水并以此为乐的。诗人从“真有鬼谣”到“曷须尘阀”,一个“真”字和一个“曷”字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表达得非常清楚。“真有”和“不欠”,正是诗人对北湖的赞美。这一联是对全诗旨意的概括,表明诗人隐逸湖山的怀抱。
颔联“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写出了作者对北湖景色的独特感受。“波光里”正是诗人独爱的“真有鬼谣”之景的具体形象,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眼中的北湖之秀美。“不欠当年小院归”写北湖之胜还可引起诗人昔年隐逸的时光。这是一个感叹,表明诗人的隐逸生活虽然带有一些失落感,但他更向往的还是自然生活的乐趣。然而这一切并不使诗人感到惋惜。这就表明诗人更重视的在于眼前的北湖胜景和自然的生活环境。他完全陶醉了于山水之中。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正因为如此,诗中流露出的感情是超然忘机的,表现出隐逸生活的自然闲适。全诗就在这轻松、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此诗写得很有特色,它以赞美北湖为中心,以“真有鬼谣”、“但看湖上”、“不欠当年”等句作纲,抓住每一个结点精心展开,从而把一段历史中隐含的内容充分展开出来。从景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游踪之遍及整个山林;从用笔的风格上可以看到其质朴自然、浑然一体、灵活多变的特点。作者笔下的每一景点,都具有它特殊的内容和作用:有的写出了山的奇秀之美;有的以幽深静谧来衬托;有的在明丽中突出它炫人的一面;还有的是化出人境来作对比;有的是突出一种感情、气氛;有的是虚实相生;还有的是将它与其他景点连结起来贯通一气,给人一种移步换形的感觉。所有这些内容相互交融、互为衬托、集合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画面。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旨——赞美北湖景色、生活。所以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景色绝不仅仅是景物本身,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和理想寄托的真实写照。
现代译文:
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碧云,晴日下的北湖仿佛披上了水晶衣。 可笑那些达官显贵无用处,也向往这烟波浩渺寻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