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刘金部三首其一》宋李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新

《送刘金部三首其一》原文

七里亭中酒满樽,野梅疏淡月黄昏。

可怜白屋西南士,占得青春雨露恩。

千载誓言飞将种,一生归报豢龙孙。

年来佩剑人相笑,宁立孤风昼掩门。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七里亭中,诗人摆下了满满的一杯酒,那是为好友刘金部送行而设的。诗人眼中,黄昏时分,梅花疏落有致,点缀在周围是稀稀疏疏的野花。这样的美景似乎都黯然失色了。野外的景象在描绘之中带上了诗人自己的感情色彩。在这里,“孤风”即诗人希望好友刘金部像这“风”一样在宦场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在描绘送别之后景色的同时,诗人不忘记提及主人的遭遇,这就是诗人“可怜白屋西南士”的诗句。“白屋”二字承上句“野梅疏淡月黄昏”而来。这时是夜晚,屋内是一堆明月之下赏梅的书案。“西南士”是指住在西南地区的那些穷苦的、蒙受着雨露之恩的士人。李新以他们为知己,希望将来有所报效。

刘金部接受了诗人的酒杯和祝愿,准备踏上仕途。但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们送刘金部上路以后掩上门的时候,“佩剑人”一个个都在窃笑。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追求之路实际上很危险,所以才说“年来”。在这里李新寄托了一种期望,同时也不回避这种期望的危险性。李新一生孤高耿介,以才德并茂而知名于时。这首诗应该就是他心境的反映。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背景的描绘,凸显出诗人的深情厚谊和慷慨情怀,同时也对友人刘金部的未来寄予了深深的期望和祝福。同时诗中也体现出李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他的个性孤高,有自己的信念和坚持,这也成为了他的身份符号之一。诗歌借送别之题抒发内心感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心情和他的高尚品质,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他在艺术和情感上都非常珍贵的一笔。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