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新
曾泛黄花竹叶轻,更御篱下数繁英。
主人已后荒三径,狂客从前号四明。
在四季的舞台上,菊栽常常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而这首诗,便是宋代诗人李新对田尉公俞乞菊栽时所发出的感慨。
首句“曾泛黄花竹叶轻”,诗人以黄花竹叶比喻田尉公俞乞得的菊栽,其轻盈如黄花,飘逸如竹叶,这不仅是对菊栽的赞美,更是对田尉公俞乞菊栽时那份轻松、愉悦心情的描绘。黄花竹叶,自然流畅,诗意的描绘之中又不乏形象化的表达。
接下来一句“更御篱下数繁英”,描述的是公俞把菊栽种在篱下的场景。菊花盛开,繁英灿烂,把原本寂寥的篱下点缀得分外妖娆。这句诗既描绘了菊栽的美景,又展现了公俞对菊栽的珍视和爱护。
然而,第三句“主人已后荒三径”,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田主之后园中荒芜的景象。这里,诗人用“三径”这个典故,暗示田主已无暇顾及园中的菊花,让菊栽荒芜。这个转折巧妙地表现了公俞乞菊栽的不易和艰难。
最后一句“狂客从前号四明”,诗人借用了典故中的狂客之号来赞美公俞,表示他以前就被称为四明狂客,而现在更是如此。这里的“四明”典故指的是狂客、四明生等文人雅士的称号,诗人以此表达对公俞乞菊栽行为的赞赏和敬仰。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菊栽的美景和公俞乞菊栽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公俞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寓含了对田园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诗的现代文译文中,我会尽量保持诗意的流畅和形象的描绘,同时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译文如下:
曾几何时,园中黄花与竹叶轻盈摇曳,那是田尉公俞乞菊栽的初时。篱下数丛繁英绽放,如诗如画,更添几分雅致。然而,自田主之后,园中三径荒芜,只留下菊栽在风中摇曳。
想起公俞从前被众人赞誉为四明狂客,今日乞菊栽之事更显其豪情万丈。那篱下的菊栽见证了他的坚韧与执着,也见证了田园生活的变迁与沧桑。然而,这一切都如诗如画,充满了生活的韵味与思考。
希望这个现代文的译文能够传达出诗人李新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对田园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