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新
五府辟书如齧铁,八关炙手能令热。
山梅何苦要先春,清艳更多终欠叶。
贵游结懽过美酒,不问贤愚皆可口。
秕糠簸扬在米前,鸡口差池落牛后。
乃翁活计真么麽,欲挂冠缨犹未果。
一岁山行今解火,百巧百穷无似我。
宋代诗人李新的这首诗很接地气,我们可以一起来赏析下:
五府的聘书像咬铁一般频繁,八关炙手可热,炙手可热的现象也有所改善。山里的梅花何苦要争春呢?它清艳却更多的是欠缺叶子。贵游们以酒会友,欢声笑语,不问人的贤愚,都称心如意。秕糠在米前被簸扬,鸡口之差落在了牛后。老翁的活计确实无聊得很,想挂上冠缨却又没有结果。一年一次的山里行走今年不再带火了,各种技艺各种聪明无有能与我相比的。
首联通过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诗人仕途的坎坷。五府辟书如齧铁,是说五府都纷纷发出聘请书,频繁得像咬铁一般,可见诗人出仕之艰难。八关炙手能令热,是说朝中八座高官炙手可热,炙手能令热的关隘,可见当时政治形势之严峻。颔联写山梅和梅的对比,山梅不愿争春,清艳更多终欠叶,而梅则争春太甚,贵游们结伴饮酒,不问贤愚,皆可口。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山梅和梅的品格作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颈联生动地描绘了贵游们的庸俗生活。秕糠簸扬在米前,这是说贵游们把微贱的秕糠像簸扬粮食前一样加以摆布,其实这是形象的骂人法。鸡口差池落牛后则是一句反语,意思是在鸡嘴巴那么小的官位也会被贵游们抢占去。两句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时贵游们的庸俗、虚荣和无聊生活。尾联两句承上启下,引出老翁的活计这个主题来。诗人的生活道路充满艰辛,而内心却高洁不俗,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愿望。
全诗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入微,寓意深远。从仕途坎坷到归隐的心愿,从物到人再到自己,诗人在其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人生观。诗人把诗歌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将内心的感受融入到诗歌之中,使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生命的力量。这样的诗歌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读来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