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往银山深道亡寺观暮投宿民居》宋李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新

《往银山深道亡寺观暮投宿民居》原文

入谷清光寒刮眼,远分苍树绕楼台。

急锵环佩豀流迅,晚下牛羊雪迹开。

山影不随云影转,竹声长作雨声来。

野梅弄色何人爱,空抱幽香没草来。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这个遥远的古代山村里,这里仍然保持了一种神秘和诗意的气氛。那时宋代诗人李新在这迷人的深山溪谷里游览时,正值夜色降临时,他不得不在当地人家借宿。这些细腻且悠长的文字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诠释了一个淳朴的世界。

一开始,“入谷清光寒刮眼,远分苍树绕楼台”,这两句以独特的视觉描述了他踏入谷内的那一刻,清冷的月光如刀割般刺入眼中,远处的苍树围绕在楼台周围,仿佛是这幅画面在向他的心灵深处投射。这里他运用了“清光”、“寒刮眼”等词,给人一种冷冽而清新的感觉,使人仿佛能闻到山间的清新空气。

接着,“急锵环佩豀流迅,晚下牛羊雪迹开”这句是他的内心独白和感悟,环佩急锵中表达了他的脚步越来越快,同时伴随着溪水奔流的声音。这些感官元素把他引入了一种丰富的环境氛围之中,而且当他走在黄昏后的羊肠小径上时,晚下牛羊雪迹开的描绘增添了他的疑惑与新奇感。

“山影不随云影转,竹声长作雨声来”这两句描绘了山间的静谧和竹林的生动。山影不随云影转,描绘了山的静谧和庄重,而竹声长作雨声来则描绘了竹林的生动和活力。这里,“不随云影转”似乎有指引的作用,像一座巨峰庇护着一个不被人扰动的地方;“长作雨声来”描绘的是环境的一线生机和前景的不确定性,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转换。

最后的两句,“野梅弄色何人爱,空抱幽香没草来”无疑是诗人情感的最高点。野梅的色彩被谁所爱?诗人用了一个疑问句式,让人思考这个问题。而空抱幽香的描绘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美无法被外界所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描绘了深山溪谷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淳朴世界中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