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汪正夫梅》宋郑獬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獬

《和汪正夫梅》原文

好花赋与本天才,料得灵根天上来。

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七律通过描写咏梅、画梅及颂梅寄情。据作者的同科进士郑刚中等为作者所作的墓志称:作者平生不做矫揉俗语,有人把他的诗词送给福建诗人蔡襄、江西诗人刘蒙、党怀英等看,均得到他们称许,只是寄去的诗词有些写得浮俗、绮靡。所以,本诗有借梅花以寄高洁之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诗中描述:一朵美丽的梅花从天而降,开放在枝头,恰似一种天生之才,以非凡的笔法赋与自然景物。料想这灵秀的梅花根植于天上来。大概是因为长安一带风土不好,所以教化人们不栽梅。

首联“好花赋与本天才,料得灵根天上来”,作者将咏物与自况结合,将梅花比做非凡的人才。“灵根”,借用刘桢《赠从弟》的句意,原意是说有如灵芝一样的根部;也可从美其子的意义上,取它的资质宝贵之意。 中间两联描述“妙画”。“水溅”、“蝶粘”,一取色彩,一取生动;“一线雪添”,“绿云曳空”,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气韵生动,表现出画师的高妙。“想花时”以下三句又借咏梅来寄寓诗人对长安一带社会环境的失望。他是在政治上不得志的人,因此把长安一带称为“恶风土”,这里的风土偏狭,不能种植梅花;在另一首《冬至夜寄邱员外》中也有“一阳复照气转温,烟随风转喜无边”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政治上的追求和理想。

此诗题为“和汪正夫梅”,汪正夫的咏梅诗题为《折梅》,写他去折梅赏玩的事。郑獬的和诗既写了折梅赏玩一事,又写了自己对梅花的感情和对社会环境的失望。这首诗写得比较平实,但富有感情,而且对仗工整,也可说是别具一格了。

现代文译文如下:

美丽的梅花啊,我为你写下这首诗,你是如此的天赋奇才。料想这灵秀的花儿是来自天上吧?大概是因为长安一带风土不好,所以教化人们不栽梅。人们喜欢将你画在画布上,让水墨溅落在纸上。仿佛是江水溅溅翻滚,仿佛是蝴蝶纷纷飞舞。那画中的一线白雪增添了你的美丽,绿叶轻曳空枝仿佛你凌空摇曳。我想起你在长安一带开放时,该是多么的娇艳和芬芳吧!然而这恶风土啊,竟不能让梅花绽放!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