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致政李祠部》宋郑獬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郑獬

《致政李祠部》原文

画省仙翁绿鬓斑,林间高挂两朱轓。

更无归计买泉石,欲以清名遗子孙。

閒作好诗消白日,都将生事付清尊。

嗟予忧病为疏阔,不得携筇奉笑言。

现代文赏析、翻译

致政李祠部

郑獬

画省仙翁绿鬓斑,林间高挂两朱轓。

更无归计买泉石,欲以清名遗子孙。

闲作好诗消白日,都将生事付清尊。

嗟予忧病为疏阔,不得携筇奉笑言。

郑獬在宋初诗坛颇负盛名,其诗风直承晚唐,与西昆体诗人竞爽。这首诗是作者为自己的好友、曾任祠部侍郎的李随撰写的一首七律,赞颂他致政之后的高洁情怀和恬淡生活。

首联“画省仙翁绿鬓斑,林间高挂两朱轓”,从李随致政后的家居生活着笔。画省,即尚书省,当时尚无画省之名,然以之代指尚书省,则李随曾任此职可知。“仙翁”形象,应指李随。他曾担任祠部侍郎,年老致政而回归田园,恰似传说中的仙人;此时虽已斑白鬓发,然品行高洁,仍保持着仙风道骨。“绿鬓斑”字用得讲究,它一则描绘出致政后的李随,依然风采照人;二则与“两朱轓”相对,色彩鲜明,颇觉华美。

颔联“更无归计买泉石,欲以清名遗子孙”,进一步写李随的淡泊生活。“更无归计”,说明已彻底解官;“买泉石”,说明归隐田园。这两句不仅饱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显示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下句“欲以清名遗子孙”,透露出自己虽未致政而心志相同的信息。他称赞李随有意以清名高节留给子孙,这就更进一步表明他对隐居生活的态度了。在诗人看来:真正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是不需要外在功名的诱惑的。既然知足保和,自得其乐,又何必汲汲于富贵功名呢?

颈联“闲作好诗消白日,都将生事付清尊”,从表面上看,是说李随以好诗酒打发岁月;然而细细品味,这背后不正隐含着诗人对世事讥讽吗?既然诗人对尘世生活已有如此透彻的认识,那么诗中所谓“闲作”、“清尊”等语中就都带有一种无奈之情了。正因为如此,诗的尾联才说“嗟予忧病为疏阔,不得携筇奉笑言”,这既是对友人的宽慰之辞,也表明自己身体不佳,不能常相往来唱和了。但言辞中又包含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

这首诗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风格典雅、对仗工整;而语言平易近人,是郑獬七律中的代表作之一。

郑獬在宋初诗坛颇负盛名。他的诗直承晚唐,与西昆体诗人竞爽。这首诗是作者为自己的好友、曾任祠部侍郎的李随撰写的一首七律。诗中赞颂了李随致政之后的高洁情怀和恬淡生活态度。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认识和无奈之情。此诗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风格典雅、对仗工整;语言平易近人。可谓“清新妩丽,酝于深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