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游牛首山》明王守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守仁

《游牛首山》原文

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

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

探秀涧阿入,萝阴息筐筥。

灭迹避尘缨,清朝入深沮。

风磴仰扪历,淙壑屡窥俯。

梯云跻石阁,下榻得吾所。

释子上方候,鸣钟出延伫。

颓景耀回盼,层飙翼轻举。

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

清宵耿无寐,峰月升烟宇。

会晤得良朋,可以寄心腑。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游牛首山

春寻天阙烟霞渺,双峰千岩旧时主。 浮云刺天流阁,探幽涧阿息萝荫。 尘缨灭迹避喧纷,风磴下瞰淙壑音。 梯云石阁接高处,下榻吾庐得吾所。 释子上方候鸣钟,清宵耿无寐峰月。 寻春访友得良朋,会晤心中欣欣喜。

明代诗人王守仁笔下的《游牛首山》诗作,生动描绘了诗人寻春牛首山的美丽景致,抒发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诗文笔清新流畅,充满自然山水的意境,体现出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首两句,“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描绘了诗人寻春的情景,仿佛是寻找那缥缈的仙境。诗人用“天阙”来形容牛首山的高峻雄伟,表现出牛首山的壮丽景色。“烟霞眇何许”则表达了诗人对牛首山云雾缭绕、烟霞渺茫的神秘感和惊异感。

接下来“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用“双峰”借代牛首山,表明诗人曾多次游玩此地。“千岩来旧主”表达出诗人对旧日游历过的地方的情感共鸣。同时这也引发了对山景变化、人事变迁的慨叹。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写牛首山的高耸入云,楼阁之阁似欲乘风而飞,描写牛首山如画般的壮丽景象。也借此传达出对时间的匆匆逝去,珍惜大好年华、追求进步的情绪。

“探秀涧阿入,萝阴息筐筥。”描绘了诗人深入幽谷溪涧,探寻美景的情景。在萝荫下休息,拿出筐筥储藏果物,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灭迹避尘缨,清朝入深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断绝世俗纷扰的决心。“缨”是古代帽子上系的头巾,“深沮”指幽深处。诗人决心摆脱世俗的牵绊,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风磴下扪历,淙壑屡窥俯。”描述了诗人攀登石磴,俯视淙淙流水,不时窥望山脚下幽深谷壑的情景。“扪历”即摸石而过的意思。这一描绘表现了牛首山的险峻和壮美。

“梯云跻石阁,下榻得吾所。”则表达了诗人登上了石阁,得到了一个安静的住处。这处住所正对着峰峦叠嶂的美景,如同卧榻于云端之中,引人无限遐想。

“释子上方候,鸣钟出延伫。”这里似乎写到了一个和尚在寺庙里等待诗人,敲钟发出悠扬的声音延绵不绝。表达了诗人的热情好客和佛教文化在这里的盛行。

“颓景耀回盼,层飙翼轻举。”在日落时分回首向来路,远眺群峰若隐若现美不胜收;忽然一阵微风吹来给人以无限的轻松与欢畅。“颓景”一词颇有意境深味,这里一语双关:一是描述此时黄昏阳光洒满山巅之景;二是隐喻此时人生走向日落之景——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是珍惜而不是颓废、放弃追求人生幸福的生活!这是诗人在游览中获得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最后,“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清宵耿无寐,峰月升烟宇。”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里飘来阵阵的花香;石上的清泉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在清静的夜晚诗人毫无睡意;看到月升烟雾中的殿宇更觉心旷神怡。“林芳”、“石泉”描绘出牛首山的夜晚恬静、幽美;“清宵”、“无寐”表达出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峰月升烟宇”则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此诗以游牛首山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情感。诗中描绘的牛首山如画般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豁达和乐观情绪相互映衬,令人陶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