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守仁
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
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
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
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是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对于故乡的思念。
首联“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诗人坦诚地承认自己并不擅长军事策略,但还是被推到了战场的前线。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释然,更是对人性的深沉理解——无论身处何地,每个人都有他应尽的责任和使命。这一联虽看似简单,但却蕴藏了深重的内涵,情感深沉而又动人。
颔联“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诗人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斜日下的山峰,远处的旌旗,春风中的号角,都充满了战争的紧张和悲壮。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深无奈和对于和平的深深渴望。
颈联“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军事力量,要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方式。这是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也是他对和平的热切呼唤。
尾联“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诗人反思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虽然尽力但仍然无法改变战乱带来的伤害,这让诗人深深地怀念故乡的草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对于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现代文译文:
我平生并不擅长军事策略,却也提起了战马进入了汀漳地区。在斜日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数峰远处的旌旗,春风中传来了鼓角的声音。请不要倚仗贰师能够出塞,我知道充国擅长平定羌族叛乱。战争留下的伤痕无处不在,我无法改变什么,只能回忆起钟山旧时的草堂。
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作为一位文人儒者的内心世界,他对战争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自身责任的反思都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