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王守仁
远公说法有高台,一朵青莲云外开。
台上久无狮子吼,野狐时复听经来。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作的原创赏析:
王守仁的《远公讲经台》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场景——远公说法的高台。青翠的山峦之上,一朵青莲高举云端,犹如高人隐士坐禅论经的地方。
远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僧慧远。他在此台上讲经说法,犹如狮子吼,威震四海。然而,如今台上久无狮子吼,这或许暗示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高深的学问和思想的追求已经不如往日那般热烈。
然而,尽管台上没有了远公狮子吼般的震撼人心,但仍有野狐来听经。野狐来听经,这一描绘生动有趣,暗示着即使在乱世之中,仍有心存慧根的生灵在寻求真理。
整首诗以一种悠远的笔调,描绘了高台讲经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在静谧的山水之间,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感慨。
在现代文的译文中,我会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现代文的译文:
在高高的讲经台上,远公大师讲述着佛法,如同一朵青莲高举在云端。长久以来,台上已经没有了大师那狮子吼般的震撼人心的讲经声,但有时还会听到野狐来听经。这一幕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在如今这个纷扰的世界中,仍有许多生灵在寻求真理。尽管世事如梦,但我们依然要追寻心中的慧根,勇往直前。这首诗,既是王守仁对古代智慧的赞颂,也是他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我们在其中感受到了他那一份深沉而坚定的精神追求和对人性向善的期许。这种深深的感动和对人生的感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体会和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