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守仁
清溪曲曲转层林,始信桃源路未深。
晚树烟霏山阁静,古松雷雨石坛阴。
丹炉遗火飞残药,仙乐浮空寄绝音。
莫道山人才一到,千年陈迹此重寻。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王守仁是明朝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体会到他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这首“清溪曲曲转层林”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清溪曲曲转层林,始信桃源路未深。”这句诗描绘了清澈的溪水弯弯曲曲,环绕着层层树林的美景。这样的美景令人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此句“路未深”,不禁让人猜想这里的美景还藏有更多的神秘和未开发的美丽。“始信”,带有诗人惊奇赞叹之意,更是深化了整首诗的意境。
“晚树烟霏山阁静,古松雷雨石坛阴。”此两句继续描绘美景。黄昏时分的树木在烟雾中更显宁静,古松在雷雨过后显得更古老庄重,石坛也更加阴暗幽深。这样的画面使人心旷神怡,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里通过环境的宁静、古老和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丹炉遗火飞残药,仙乐浮空寄绝音。”诗人借助丹炉的遗火和飞散的药材,形象地描绘了道教文化的影响。这里的“仙乐”,显然是指传说中的仙乐飘飘,空灵绝响。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也暗示了这里曾经有过一段神秘的过去。
“莫道山人才一到,千年陈迹此重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并强调即使只是来此一游,也能感受到这里的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厚重。这不仅是对这里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历史长存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优美的景色和深沉的哲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和诗人对历史的尊重。这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现代译文如下:
在蜿蜒的清溪旁,层层树林环绕,真让人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黄昏时分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更加宁静,古松在雷雨过后更显得庄重古老。丹炉的余火和残留的药材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仙乐飘飘仿佛在空中回荡着神秘的音乐。请不要以为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够发现这里的美丽,这里的千年遗迹依然可以追寻。这是一处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为了美景还是为了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