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题张正国斗斋》宋陈文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文蔚

《寄题张正国斗斋》原文

蒲团竹几炷熏炉,胜读平生未见书。

酌古量今会文夜,清风明月四窗虚。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宋代众多诗人中,陈文蔚虽不是名声显赫的大诗人,但她的诗作却独具一格,清新脱俗。她的《寄题张正国斗斋》就是一首颇有意趣的诗。

“蒲团竹几炷熏香,胜读平生未见书。”描绘出斗斋的独特景致,蒲团、竹几、熏香,透露出诗人的高雅情操。诗人在斗斋里研读从未见过的书籍,更是增添了斗斋的文化氛围。一个“胜”字,更显得读书环境的好。开篇的几句,简单而素雅,充满清幽之气,却让诗人追求的高雅脱俗的闲适生活跃然纸上。斗斋名称中的“斗”字一般理解应是表示小,引申为室室相连、无处不在,像“斗”一般的意思,可见张正国的斗斋是非常的窄小、狭长和拥挤的;而这“窄”、“狭”、“挤”,也可被视为人多之意,更多的透露出了一种古代文人多有书生寒窗寒酸气的一个侧面信息,比较真切和深入人心灵深层次的心理和细节的文化折射出来。“酌古量今”点明屋主人虽读书思考题悟内在道理,然他也并未完全沉浸于古书之中而脱离现实。如此富有内涵的一间斗室却被主人以“斗斋”命名。于此诗意作开篇渲染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文化氛围和诗意生活情趣。“清风明月四窗虚”描述斗斋主人居斗室之中仰望四窗之空灵清新、仰望朗朗明月的真美景实境界之情。无疑的月儿稀挂在上空乃是任何寻常穷困而又多少怀抱诗意尘世之人心灵美丽的艺术结情缘切及求居林墅的精神内心的附合对象流露生活可见书画于是命运产生也是有本源理由所在的当下真正的艺术的视觉佐证毫无浪废存在以外待抓时机便是这一灵感的完美呈现的象征意象而已。如此一来,《寄题张正国斗斋》所寄托的不再是某一位诗人的情趣了,而是那个时代无数文人雅士的精神向往和理想生活写照。

全诗富有内涵,韵味无穷。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斗斋主人居斗室而“酌古量今”的生活情趣和处世理念的赞美之情。风格淡雅清新,不愧为一首颇有意趣的诗作。

现代译文如下:

在斗室之中摆上蒲团和竹几,焚香轻烟袅袅升起。胜过阅读一生难见的好书无数。通宵达旦品鉴古事,琢磨今朝的道理,四窗透进清风和明月。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