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僧归洛中》唐齐己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齐己

《送僧归洛中》原文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僧归洛中

唐 齐己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这是送人还洛中的行纪诗。扣题写送人归洛。说归途的情况,叙自己情怀。“蝉离楚柳”,如此强调取夏末秋初的事来概括“送归”,还写了这一地域的环境气氛特点:到秋天快到时路边的蝉鸣以及树叶转黄的落叶的情景。“叶到嵩云落渐多”进一步说明夏末秋初的景象。由于从洛阳到嵩山这一路秋色正浓,归途中的景色将越来越凄凉,这与行者的心情是相符的。最后两句希望他去春山寺中探访白乐天,是点题之笔,表现了诗人对白氏的友情和关怀。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一、善于写景抒情。二、善于点出题目中的事件地点及人物。三、善于用典抒情。四、语言质朴流畅。

此诗用轻松明快的笔调写送别之情。第一句就点明了题中的“送”字,“归”是诗中“僧”所要走的道路,“洛中”交代“僧”的起居地点。“赤日彤霞照晚坡”二句承接上二句描写送别的地点与途中景色。“楚柳”、“嵩云”借指洛阳城外,“闲去住”、“旧经过”的简切问语表现了诗人对“僧”归途的关怀和留恋。

最后二句是希望他去春山寺中探访白乐天,并且暗示自己也想前去探访,透露了他们之间深深的友情。齐己一直很仰慕白居易,这首诗也是他心意的吐露。

“海内自为闲去住”,诗人借写僧人的行踪,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在洛阳一带隐居,现在僧人又要回到洛阳一带,虽然僧人的归去与隐居处是闲散之地,但毕竟是自己多年的居住地,故有“自为”而显亲切。故他的诗句实际上表示了他长期对友人照顾不够的一种内疚之情和对友人返归的一片惜别怜悯之情。这是诗歌之深切感人的一个方面;另外他的无限惜别和赠别之情又寄寓在秋景之中。这里的“叶到嵩云落渐多”是说,由于离开洛阳越来越远,与朋友分手在即,不禁涌起万千感慨。“落”字是全诗点睛之笔,它点出了作者的心绪的沉落和感慨的深沉;也可以理解作落叶辞枝和诗人依依惜别的心情。“楚柳”与“嵩云”,一景一情;一喻一己的前程与身世;落叶辞枝暗寓飘零之意和悲欢离合之情;凄凉景色寄托无限关怀。“秋意苍茫”,暗寓丰富而含蕴深厚,凝结着诗人的感情深处。

此诗写得情韵悠长,质朴流畅,景中寓情,意深情远。语言通俗易懂而情致深婉,意韵隽永而清丽流畅。语言朴实无华而清新淡雅,是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译文:

赤日炎炎高天彤云笼罩傍晚坡上景色好;东州路上兴致如何可该早早作罢! 知了离开柳树叫得不多了;叶子到了嵩山云落树叶渐渐多。国内自该逍遥去住莫忙来此;关头谁问起旧事没关系呀!再三叮嘱你别忘了春山寺;真正的乐天白乐天还在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