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依韵答人九华山图》宋张咏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咏

《依韵答人九华山图》原文

生忆眠云处,当檐列翠屏。

有时聊极目,尽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悬图恨忽醒。

数峰秋欲活,虚籁夜重听。

地镇三吴远,天连万古青。

几人曾得道,是草即通灵。

松鹤閒窥鼎,龛僧闇诵经。

终须卜长往,回首谢明庭。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在记忆中,我曾在此处安然眠云,檐下排列的翠屏,亦是我安眠的背景。我常常在这里,极目远眺,忘却自我,沉浸在这无边的宁静之中。然而,离别此处,我心甚苦,仿佛一直沉浸在这种悲苦中。就在这时,看到了你寄来的画卷,画面中的山峰唤起我遥远的回忆,画面带我重回了故地,画面如梦如幻,令我不觉自醒。那画面中的九华山生动如活,晚上万籁俱静,只听到虚空中的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这座山镇守在三吴之地,深远而静谧,千年万年,苍翠如故。在这里,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悟道?这里的草都似乎带有灵性,人一到就显出生命力。松树、白鹤闲适地窥视着炼丹之鼎,山寺里的僧人则默默地诵经。这幅图将这里的美妙景象全部收入其中,令人向往长居此处。

我已决定在此终老,再也不回顾那繁华的明庭。这是我内心深处的决定,也是我对你诗的回应。在这首诗中,张咏通过对九华山图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山川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尘世的淡然和对名利的超脱。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动。

译文:

在我年少时,我曾在此处安眠于云间,当院下的山檐之下排列着一片翠绿的屏风般的景象,而我的梦中一直反复都是那样的生活环境。很多时候我在此中尽情观览这样的美丽景致中静静地度过忘我的一整天。离此长久的时隔使我思愁非常深切如今每看到内心潜藏忧虑的一点描绘顿时若似恢恢浮现;我又想在这些宛如鲜活的九华山画作中遨游了;想在那画作中的众峰迭起的山上久久驻足思索那些苍劲挺拔的山峰画作的绝妙之处了;甚至还想更深夜静之时静静地听闻山上松鹤之间的动静了;寺里僧人于幽暗佛龛中诵读佛经的清雅诵经声萦绕于耳畔。我已决定长居此地不再回首那繁华的世间了。

总的来说,《依韵答人九华山图》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诗人内心向往的诗篇。诗人通过对九华山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尘世的淡然和对名利的超脱。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使人深受感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