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谒金门·清汉曲》宋袁去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袁去华

《谒金门·清汉曲》原文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谒金门·清汉曲》是宋代诗人袁去华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雅而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词的首句“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描绘了一幅天际落霞孤鹜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天边无尽的寂寥和壮美。词人以此作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墙阴下的幽草在秋天更显翠绿,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寓含了词人内心的坚韧和生命力。倚檐三两竹则象征着坚韧和纯洁,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绣被焚香独宿。”这句话描绘了词人独自燃烧着绣被(这象征着奢侈的生活)和烧香的生活场景,表明他对安静生活的渴望和满足。然而“独宿”则传达了他的孤独感和思念。

“梦绕绿窗华屋。何日明眸光射目。”这句话是词人梦境中的独白,他梦到了华美的屋子和绿色的窗户,这象征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何时能实现这一切呢?这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和疑虑。

最后,“夜阑更秉烛。”这句话描绘了词人在深夜中点燃蜡烛的场景,这不仅是对夜晚的描绘,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坚持。他愿意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等待明日的曙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细节、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这是一种深深的、真挚的情感表达,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