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袁去华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立马看梅。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扫修眉。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
长相思·叶舞殷红
满地殷红落叶舞,水波摇动碧色清瘦。天际帆影隐约可见,寒鸦孤影,孤雁哀鸣,残阳依旧辉煌。
独立马上看梅花,寻香细嚼其蕊,醉心其繁茂枝条。翠绿山色扫过眉毛。记得那时,她蹙眉愁容。感叹客中光阴易逝,霜雪侵鬓,尘土染衣。
阳台云散之后,如今已无期重逢。清商之音流淌出怨恨,空自细诉衷肠,琴心向谁?更难将,愁随梦去,唯天知我相思意。
这是一首咏梅之作。词中借物言情,借对梅花的咏叹,抒发了一种怅恨空虚的忧苦之情。此词抒情委婉、真切,颇具韵味。
这首词由翩跹的舞叶、瘦碧的水光、隐约的归帆、归巢寒鸦、孤鸣的孤雁等寻常景致,勾画出残照辉辉下的清幽境界,并由此烘托出凄怆哀凉的心境。“天际帆归”、“残照辉辉”道出了离别的痛苦,“山翠扫修眉”写出了残梅映着夕阳的凄清。下阕开头以“立马看梅”写出所处之地点和环境之幽美。再写细嚼蕊、醉折繁枝的豪迈。紧接着又写了残照下梅的惊人之美,更衬出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深。词的下阕抒情。写词人眼前所见所感的东西越多,思绪自然随之而远,逐渐跳到不可知的渺茫之中去了。“吟断文思仍不似”、“细写” “愁入眠”,还有那“难将”之梦去作陪,“空余天知”的浩叹和失望中恰欲振作的责任与强烈的追求渴望(此时孤帆已经远影)也都一起融化在那无穷无尽的怅惘中了!作者艺术技巧和鲜明的形象及欢快的调子深有感慨的表现都颇为出色,与辛弃疾一并扛鼎的宋词鼎峰之中自然多了一种红碧绚烂和细节雄辩的特点。(正如那纤细洁白的幼芽是众多瓣娇艳俏丽梅花瓣朵之后美丽的异宝奇珍一样。如同痛苦沧桑要更激发柔情的热情胸襟爽朗悠然快活这一原理一般。“恨世界不长甘草”,“不许言语”。“绿色依然代表生命的猖獗!”更何况已经委婉提及王昭君一眼天涯意含而不发的积极驱抗塞北“悲凉之气”的高风!“更能消几番风雨?”似乎又在隐约地怀念那位用生命的枝条培育过娇艳绝伦、落英缤纷的花朵的人)可以说这是一首意境高妙独特的咏梅词!它的境界幽美而富有哲理意味!古人常以“香非在蕊,香非在萼”之类的描写暗以梅花标榜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然而美中不足为旁人所识的心灵深处流露而蕴藉深沉的高士和风流倜傥、颇有学识才情并备受众人仰慕却由于某种原委压抑着的杰出人才了。因为这样的人类很稀缺,可能因为梅花真知己太难得而伤感了吧!也似乎是在以物喻人吧!至于词人到底是不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人?这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但这样的词却颇值得一读再读也品不出一个俗字来!不愧是宋代咏梅词中的佳作!
全词语言清新爽朗、婉转流畅,极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