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沂孙
裉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
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
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
素被独眠清晓。
西江月·褪粉轻盈琼靥
王沂孙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
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独上春阁寂廖。
这首《西江月》的词,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暮春时节,景色宜人,在纷飞的瑞雪中,花朵和雪花相互依存,这是一幅极有意境的图画。花开花落自有时,芳菲歇去,便是春归。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粉靥原指美人脸上的胭脂花钿,这里借喻花瓣。花瓣在雪被覆盖之下,显得更加娇柔可爱。“护香”指的是花瓣在雪中散发出的清香。这两句写出了雪中落花的情态。“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落花虽已无多,但仍有数枝残留。是谁在夜里用玉钗在花枝上题诗?原来是夜里的东风无情,它不肯吹扫这残留的花枝。这句词化用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词意:“细草穿纱,弱香窥帘”、“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无情明晦。”继续将花与春的被绊关系写出。“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峭寒即严寒。春天还有料峭的寒意,不肯让春色娇妍欲滴。只有白色的花瓣独卧在清晨的寒香中,独自面对清冷的春天。
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寂廖,字短情长却感人心魄。“西江月”和慢这个词调具有严密结构形式的特点在其中有所显现:形而上之感和形而下之句在物色和歌颂的画面得以勾画描述出来同时真挚之情感直接融入诗词字里行间勾起了读者想象的情绪回味其中美感和情感共鸣空间亦随之拓宽。这阕咏梅词虽然具有形式完美和意境相谐的审美效果,但佳句毕竟是佳句,终究是空中楼阁,缺少雪月花景描绘的优美形式所包容的繁复意境和丰厚内涵。不过词人毕竟是个高手,仅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梅影浮动、风雪朦胧的动人图景,既点染出空旷清幽的意境美,又暗示出世态人情的不堪文饰的疏拙与淡薄。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词笔墨洗练淡雅、格调清新隽永。笔墨虽简但却以少胜多、含蓄空灵、深邃隽永。它没有对落花进行工笔式的刻画描绘而是采用写意的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将作者对落花的怀念以及思而不见的感情以及被大雪压倒无法自持泪水四溢这种激烈悲伤感情以景象寄寓表现出来制造出哀婉而神妙极的韵味和境界引人无限遐想和感慨无限同时以词代画虚实相生言尽而意无穷营造出一种幽远空灵的艺术境界将词境推向了深邃的审美境地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写意式的白描手法看似容易但能深邃含蓄而耐人寻味达到不俗的艺术效果则非功力深厚者不能为也因此读这阕词会有“词浅意深近无言而深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沁人心脾荡涤心魂余音绕梁。从题材上看此词内容皆为文人笔下之风雅之事属闲词碎事寥寥数笔轻描淡写的描绘了此乃景雅事雅之意境生活但笔锋一转也颇有一番情致让人们窥视到了此时与会人物的怀才才略无奈之事身世的体悟更似乎影射官绅间的盘根错节的怨思和社会风云时事的感怀景象在一狭小的文字世界折射出庞大的世间现象社会的变化岂是安居锅中米糟塌之间风花雪月中人所能感受得到的世界古人虽惜墨如金多用白描的手法与大千世界作万分的映衬于此诗也得以间接的展现因此这样看似浅淡含蓄的小诗同样也是对社会动态变迁的有力的反应比起模山范水的大诗来有另一番意境旨趣或可说诗中有画更可说画中有诗也更有几多人间世事变迁世态炎凉的风尘味与世俗情感世理在其中。这阕咏梅词尽传神之妙但此词亦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文字简约不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