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应天长·疏帘蝶粉》宋王沂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沂孙

《应天长·疏帘蝶粉》原文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寻芳地,来去熟。尚仿佛、大堤南北。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东风曾共宿。记小刻、近窗新竹。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

现代文赏析、翻译

应天长·疏帘蝶粉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

寻芳地,来去熟。

尚仿佛、大堤南北。

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

东风曾共宿,记小刻、近窗新竹。

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

译文:稀疏的珠帘透出蝴蝶般的飞粉,幽静的小路是燕子衔来泥土。花儿刚刚承受过及时雨的滋润。又到了皇城的寒食节,我们乘一叶扁舟泛游在碧波上。我们曾多次寻找春天的足迹,这里走走,那里停停。大堤上的南北方向还是那样的熟悉。望着杨柳一片浓郁葱翠,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的美丽。我重新来寻找那位歌女。于是倾耳细听那柳间的春声,哦!原来那是杜郎当年谱写的新曲。整个春季的景物又在眼际浮动。深深的小巷里有一家杏花开放的屋子。还记得那春风中在一起宿醉的情景,还有那近窗新生的嫩竹。旧日漫游的地方已离得很远很远,我从沉醉中归来时,只见满院闪烁着银白色烛光。

这是一首春游词。上片写寒食节春游的所见所感,下片写重游故地重寻歌妓的欢乐心情。整首词明快轻松,色彩鲜明,洋溢着春日生气蓬勃的气氛。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民间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天宫中多游船宴乐于海棠苑中,有杏树繁花绽放其下,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词人寒食大好春光不可辜负便划船游赏于禁城之中;水面上水鸟翻飞,远处柳荫浓郁;天空澄碧如洗;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寒食清明踏青习俗自古就有,“城中担上踏青回,探得红梅旋旋开”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而“柳暗花明”正是此时最好的写照了;词人以春江、小雨、新绿、柳阴、繁花、歌声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机盎然、清新明快的春游图。下片写重游故地的心情。“艳歌人”当指与词人相好的歌妓,“艳歌”即“艳曲”,为歌妓所唱艳情歌曲。“杜郎曲”指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以扬州十里春光自况;词人对歌妓说:过去在扬州共度的美好时光历历在目、宛如昨境一样,深惜其不如嫩绿的竹叶青青可爱“去年人不见,旧巢燕飞飞”,时光不能倒转令人感到惆怅;但眼前还有一丛丛嫩竹与去年为伍这就不会感到形单影只、寂寞无聊了。“东风曾共宿,记小刻、近窗新竹”,词笔又回到赏心悦目之景上来了;点题写春风送暖,一片新绿意。写这些并非本文的主旨(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主要在于更好地写这次重游的心情;将因已物是人非而产生的悲哀失落之情融化到美景之中这正是作者所说的“词情高旷悲壮”之处也正是此词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