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韩偓
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
紫泥虚宠奖,白发已渔樵。
事往凄凉在,时危志气销。
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题为《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驻泊两月忽得商马》,明确说明了是在萧滩镇滞留期间所作。此诗第一联写漂泊生活。“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江郊,点明萧滩镇位置。寂寥,说明诗人心境之孤寂。这一联开门见山,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紫泥虚宠奖,白发已渔樵。”紫泥,这里指朝廷诏书。唐代朝廷用紫泥封诏书。第二句是说自己已经年老,还要作樵夫。“虚宠奖”与“已渔樵”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当时内心的忧伤。
“事往凄凉在,时危志气销。”上句触景生情,写过去经历的种种事情,如今都已成空。下句指因安史乱后,局势动荡,自己报国无门,志气消磨。这一联情景相生,以虚字为关捩,又为下联蓄势。
“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这一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若为”,即如何能为。朽质,即行将腐朽的质(生命)。朝,即朝廷。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虽然年老体衰,却一腔热诚,壮心不已,多么可悲可爱!这一联对仗工整,诗意盎然。
诗的中间四句由抒情过渡到写景、叙事。这四句一方面承接上文的意脉,另一方面又与开头相呼应。以“秋风正寂寥”作为背景,又与上文的“旅寓在江郊”相应。以“若为……犹拟杖于朝”作结,则表明诗人要“杖于朝”的志气并未消磨,正表明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耿耿报国情。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深情厚意。诗人把自己的报国之情、忧国忧民之心融入诗中,使得诗中的感情真挚动人。同时,诗人又善于通过寓景于情的手法来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译文: 我寄居在江边萧滩镇,秋风中我孤独又寂寞。 朝廷的诏书徒然奖我官职,双鬓白发已日渐变白。 往事历历凄凉都成空,时局危难我壮志也销磨。 若是天命将朽质余我,我还打算要拄着拐杖进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