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唐韩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韩偓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原文

暂息征车病眼开,况穿松竹入楼台。

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

现代文赏析、翻译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

作者:韩偓

暂息征车病眼开,况穿松竹入楼台。 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 物近人稀招��滞下,风和路绕益堪哀。 高情自古伤离别,赖有南华旧著灰。

诗人乘着步车在南安县游览,走了驿路,经过松竹,来到楼台。车行江边,看到江水向东流去;夜幕初降,听到雨声从北方传来。远离人烟,滞留此地,不能不伤感。他生活在唐王朝行将崩溃的时代,国家乱离,亲友离散,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抒发情感、寄托离愁的诗篇。

此诗的首联“暂息征车病眼开”,是写诗人终于驻足歇息,同时感到倦眼睁开。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看到松竹环绕,楼台静矗,真有如脱胎换骨的奇异感觉。“况穿松竹入楼台”,这句诗的语法结构是层层递进,先说“病眼开”,再说“况穿松竹”,最后说“入楼台”。

颔联“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写诗人所见所闻:江水中的浮光剪影向东流去,仿佛是故乡亲人行踪;树上的雨声从北面传来,似乎在诉说诗人与他们久别重逢。这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江流”既指现实中的江水,又象征着诗人的思乡之情;“灯影”既指现实中的江中浮光,又象征着诗人的亲人在朝中的地位;“雨声”既指现实中的自然界的声音,又象征着朝中奸臣当道、贤人遭贬的混乱局面。

颈联“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物近”与“人稀”,是诗人对长安一带的远近、人烟稀少的描绘;“招垢腻”与“污尘埃”,则是诗人对世态炎凉、奸臣弄权、贤人遭贬的深沉感慨。“高情”与“惆怅”又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待失陷故乡的愁苦心情。“高情古至今人在意的是离别之时的大恸其初四句总的来说主要是反衬长安的美化和雨过天晴的那种种机遇表达了很多贞节志士的由衷苦痛在此和平盛世更给人们留下千古遗憾”。

诗人在尾联“赖有南华旧著灰”,引用《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奚?亦若梦觉之所为乎?”梦中所见乃是假的,“梦觉”以后所发生的都是真的。梦醒之后一切皆空无所有。这里诗人以“南华”借代庄子。“旧著灰”,是说自己一直研读庄子,对庄子思想有独到的见解。现在虽然陷入忧伤离别的痛苦之中,但是自己能够从“南华”中得到慰藉,不免感到一丝宽慰。

总之,《驿步》是一首内涵丰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五言古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孤身在外所面对的凄凉之景;通过用典暗示了国家危亡形势之下的个人遭际;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久别离乡、遭遇奸臣乱政的惆怅之情;通过引用典故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能以超脱、淡泊的态度看待人生、看待失陷的故乡。总之,《驿步》是一首饱含着诗人血泪和痛苦的深沉之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