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韩偓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屐子
唐 韩偓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这是描写女子所穿的屐子的诗。诗人用精炼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屐子的美观。而女子着上此屐,步行时莲足微跷、罗屟拖地的身姿也即可想而知。在这一篇中,同时也表现出了南朝奢纵之习。那时的南朝天子因为不能压倒风流,而对莲履就产生了特别的嗜好,可以说也颇有魏武骂财的意思。最后又说这个习气被人打破了。
“方寸肤圆光致致。”这句诗的意思是:小小足儿生得十分标致。“肤圆”是足的肤色洁白如玉,“光致致”是形容足部皮肤细滑有光泽。这一句是描写之辞,但同时也表现了足部肌肤洁白与滑润,足尖纤细而圆润的特点。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三寸金莲”。
“白罗绣屟红托里。”这一句的意思是:鞋面是白罗的,鞋里是红色的衬里。“绣屟”是绣花鞋,“红托里”是红色鞋里。“红”与“白”对照,表现出色彩鲜明、美观的特点。这句既表现了鞋的外观美,也表现了女子的美丽。“红托里”可能是以丝绵塞在鞋中以吸水的一种衬垫,过去的女鞋都有这种衬垫,这种衬垫有纸质的,也有各种绸缎、绒布等软质的。这一句诗在描绘了鞋子后,也带出了女子爱洁净的特性。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这句的意思是:南朝的皇帝们因为喜好香艳艳的莲履而失了风度。“欠风流”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由于喜好某种事物而失掉了作为天子应有的风范。“却重金莲轻绿齿”是说南朝天子们喜好的对象是纤细的脚,即“三寸金莲”。在这里连本来不很重要的齿纹也被人为地重视起来了:世人以为脚小而齿红是一种好风度(仿佛已暗用了唇亡齿见的成语),是一个女子所以受美的泉源;偏重小金莲的帝乃居然摒弃了大天然原来丰富的色素而跟时跟风,“帝”,可是向来人们都颂扬说他的贡献是多么多么大的!这句话对当时统治者沉溺声色也作了一嘲讽责。
此诗的前两句写一双屐子的美观,“方寸肤圆光致致”,形容女子的脚形正合乎这双屐子的要求。“白罗绣屟红托里”,写出屐子的华美和所穿鞋子的洁净。“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对当时统治者沉溺声色作了批评。后两句写作者对当时统治者沉溺声色也作了一嘲讽责。
现代文译文:
小小的足儿生得十分标致,(足部肌肤洁白如玉,皮肤细滑有光泽。)鞋面是白罗的,鞋里是红色的衬里。南朝的皇帝们因为喜好香艳艳的莲履而失了风度。却重金莲轻绿齿,摒弃了大天然原来丰富的色素而跟时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