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下面是《春尽》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连日来,我沉醉于春日昏昏然不得醒的沉醉中,酒后的衣襟上仍留着醉痕。潺潺的小溪上漂浮的花瓣正缓缓向另一山涧归去,云层低垂,细雨将至,孤村将沐浴在蒙蒙烟雨之中。本想偷闲多享几天春光,却遗憾于美好的春光逝去得太快。即使这地方风景特别幽美,也难以招回古代的游魂。我深感惭愧的是,这早春的莺鸟,在清晨还特地飞到西园,来和友人一同感受春天的美好。
诗人通过对春尽的描绘,表现出了他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的手法,营造出一种伤春的情绪氛围,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触动。
诗的前两句“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尽的惋惜之情。诗人连续醉酒,以至醒来之后衣襟上还留着醉酒的痕迹,这种形象的表现手法直接传达出诗人伤春的情绪。
三、四两句“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则是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的情感。随着流水归向远山别涧的漂浮花瓣,就像是被春光离去的佳人,含着别致的娇羞,在断续的云彩间带着微雨,直向孤零零的村落逼入。这情景正是诗人伤春情绪的折射和外化。
五、六两句“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尽的无奈和惆怅。“入闲”二字,点出诗人已经从醉酒中醒来,进入正常的活动状态;“易有芳时恨”,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尽的惋惜之情,因为一旦时间进入闲暇状态,美好的春光就会转瞬即逝;“地胜难招自古魂”,则表达了即使这个地方风景特别幽美,也难以招回古代的游魂,这实际上也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暗示他无法挽留住这已经逝去的春光。
最后两句“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是诗人对流莺的抱歉和感谢。诗人在伤春的情绪中,感到惭愧的是,这早春的莺鸟,在清晨还特地飞到西园,来和友人一同感受春天的美好。这实际上也是诗人自我宽慰的表现,他希望通过这种自我宽慰的方式来抵消掉自己内心的伤春情绪。
总的来说,《春尽》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的手法,营造出一种伤春的情绪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