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西江月 其四 舟中赵子野有词见调,即意和之》宋史达祖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史达祖

《西江月 其四 舟中赵子野有词见调,即意和之》原文

裙摺绿罗芳草,冠梁白玉芙蓉。

次公筵上见山公。

红绶欲衔双凤。

已向冰奁约月,更来玉界乘风。

凌波袜冷一尊同。

莫负彩舟凉梦。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翠绿色的草裙舞间,一个高贵的女郎迈动着婷婷的身姿,这是赵子野在月光下的柔情款款,舞姿宛如芙蓉。这时他情动似苏东坡酒宴歌乐时的文雅,用红绶将双凤玉冠系在女郎的云鬓上。月色中,我们像晋朝的谢安与山涛在花前月下饮酒赋诗,已经预定了月亮,如今乘风破浪而来,就如乘着玉界云而去。

她的步履轻盈,仿佛凌波微步,而我们的酒宴也如她的梦一样清凉。这真是美妙的夜晚,我们不要辜负了这彩舟上的清凉好梦。

现代文译文:

在绿色的裙褶中起舞,她如一朵白玉芙蓉。在宴席上,赵子野的风流与谢安的山涛相似。红绶系着双凤玉冠,如同将要衔住月亮。

我们已经约好了月亮,现在乘风破浪而来。她的脚步轻盈如凌波微步,我们的酒宴如同她的梦一样清凉。这个夜晚真是美妙,不要辜负了这彩舟上的清凉好梦。

这首词写闺情,却不事雕琢,清新自然,颇具风格。它通过夜航与美人的倩影相交融的描写,展示出一种悠闲恬适的生活情趣。这是诗人自我也如一双翩翩凌波的游子,“我”也被美艳娇嗔的歌女的歌喉醉倒了的缘故吧。另外“绿罗裙”隐指春天的枝叶茂密如绿罗般的树木。“白玉芙蓉”可想象月光下洁净如玉、婷婷玉立的美人。“红绶”双关“红受”“红袖”。词人写明月弯弯好像一条红带将要衔住双凤玉冠的美丽意象时,显然融入了主人的欣喜与赞美。这样的艺术手法令人玩味。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应酬交友,但诗人巧妙地把应酬交友的主旨隐含在优美的自然景象描绘之中,使读者在艺术享受中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的应酬词真是别有风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