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宋杨万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万里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原文

布袜青鞋已懒行,不如宴坐听啼莺。

只言此老浑无事,种竹移花作么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

杨万里

布袜青鞋已懒行,不如宴坐听啼莺。 只言此老浑无事,种竹移花作么生。

这首诗是写给王季安主簿的。王季安佚老堂落成,特以诗告。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隐逸生活是他们所向往的。而隐逸生活的内容,无非就是饮酒、品茶、赋诗、书法、绘画、抚琴等等。杨万里在这首诗中,用布袜青鞋来比喻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王主簿的祝贺。

首句“布袜青鞋已懒行”,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淡然态度。青鞋,指的是草鞋,与官员所穿的靴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点上,他仿佛也表示对当官事务的倦意。“已懒行”这个词用得极妙,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鞋子都懒得穿了,显然是对日常公务厌烦到了极点。次句则话题一转,说自己终于“下树劳筋”,依依不舍的取下了栖身的老树而礼佛、听画眉,另开一层。“听啼莺”化用了了不起的刘长卿诗《闲斋卧晏》里:“侧扣柴荆扉,亦知生谷禽。一春分明客心别,黄鸟情未闲啼。”再引出后两句:“只言此老浑无事,种竹移花作么生。”他直言对方既然已有了隐逸的生活态度,那么到底在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种花也好,种竹也好,甚至移花换花也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乐在其中的。

在古人的诗词中,“种竹移花”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体现了一种美学趣味和生活态度。也许,“此老”正是因为生活中多了这样的“种竹移花”,才能享受人间真味的自在。而且作者不劝人勤奋求仕、何陋之有。但是后人也不禁浮想联翩,像杨万里这样不辞劳苦地身入红尘、过上“佚老”生活的人是不是太少呢?否则以他的才华和性子不至于陷入求而不得的苦闷中?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佚老堂”也不仅仅是对一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也是对某种人生的反讽和鞭挞。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至于现代文译文如下:

我已经懒得行走在布袜青鞋的隐逸生活中了,安坐于幽境之中听黄莺啼鸣已然成为我的日常。他们说我浑身上下无事可做,那么种植竹子、移栽鲜花这些活动又算什么呢?这就是我如今的生活状态。

希望这个译文符合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