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宋杨万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万里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原文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

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

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当行人悄然打开门前时,这是落满素尘的欢迎之门,出门则正遇到一群大队马儿跟着戴华冠、盛服足容的书信。刹那间大地之上尘埃人间的事竟然奔逝一时好似岁月已然死去 。那里天上异彩如鲜雯至今与愁绪伤感的诗意来交谈一样清晰可见。这封笔墨般的厚礼使诗人惊喜之余,还惊异地认出这是老友傅岩微服出访的笔迹。笔锋回转,诗情又跌入对宣城之笔的怀念之中。这使他想到了谢安赠与王羲之的那批妙绝古今的书法之笔。诗人这时接过笔来解开了包裹,只见白毫如霜。又试了试墨,发现砚池中泉水清澄。那精良的宣城之笔诗人已久仰其名,今日亲见,自然喜不胜收。

可是诗人一生喜欢作诗清苦地吟哦,而今囊中羞涩穷困潦倒,吟兴大受影响。于是他只好手捋须发,发现须尽数落了几根。这无奈中落空吟兴的苦涩情状,正是诗人晚年生活凄苦潦倒的一个侧影,也是他晚年诗作稀少的原因吧。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风格清新自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全诗处处紧扣主题,句句烘托气氛,不写送笔事,而笔墨送已到。虚实相生,不露痕迹。诗中“厚禄移书”说自己穷困的原因大妙诙谐,“前身端是谢宣城”以怀念谢安自勉和以谢安名笔自励。“试墨山泉”一句更是将全诗闲适幽雅的氛围推向高潮,又是虚中藏笔之笔,“盈把”“清澄”词色细腻刻画情感沉着奔放。末句“撚须枉断两三茎”,以叙事的口吻道出老境的颓唐,又与首句“骑吏叩柴荆”首尾呼应。

总之这首诗情感真挚动人,清新流丽自然。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译文:

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让我这个乡村书生措手不及,你这位高官厚禄的大人物竟屈尊探访起我这个已死的人来了。今日收到你的书信感觉好像你还没有来一样,我前身肯定就是那个名扬四海的谢安啊!打开包裹一看只见洁白的毛颖上霜花盈手,试着用它蘸山泉新磨的墨汁写几个字果然清澄明丽。人到老年别的事干不动了,只有苦吟这一招儿了,这吟哦苦吟反而弄得我越来越笨拙了,吟哦时不停地撚着长须真是要把它挦断两三根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