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其二》宋杨万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万里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其二》原文

鹓行接翼复分襟,酒病诗愁老不禁。

十载江湖千里月,一生金石两知心。

悼亡君有安仁戚,归隐侬为梁父吟。

早晚故人天上去,未应廊庙忘山林。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其二

杨万里

鹓行接翼复分襟,酒病诗愁老不禁。 十载江湖千里月,一生金石两知心。 悼亡君有安仁戚,归隐侬为梁父吟。 早晚故人天上去,未应廊庙忘山林。

这首诗是感谢虞寿老寄诗给察院的。起句就见亲热。“鹓行”原指鸾凤整队排列飞行,比喻朝官走步的行列。这里是说接到赠诗,就如同多了一位同道一样,十分高兴。说“接翼”,也可照应上句的“飞”字。次句痛遭故人离去后自己孤独无伴的痛苦。“老不禁”两字可联系自己的年轻时的生活:“载笔他年”,壮怀激烈,原以为能成就功名,给知已者以帮助,那知迟暮学佛,出世念更笃。“酒病诗愁”数词含蓄丰富,多少悲欢离合都在其中。一经回忆,写到不堪,就不禁又流下哀怜伤痛的泪来。接下去写对赠诗的感谢和欣赏。《宝文堂集》中有《送述古序》说:“杨诚斋诗,学千变万化,其妙处不待他求,但观其驱使格律,信手拈来,无一点斧凿痕,则其诗可知矣。”这正是诚斋的过人之处。他与寿老虽是同调相怜,但毕竟十年未见。这次重逢,寿老赠诗驱使他的想象起来:“十载江湖千里月,一生金石两知心。”这两句语浅情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尚能千里共婵娟;知已虽少,而能倾心相对者有如砥柱中流。这不仅是对寿老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宽慰。

第五、六句又将伤离怨别之情一推。“悼亡君有安仁戚”,安仁是晋人潘岳的妻子,她早逝而杨万里无子女可依靠,故有此戚。“归隐侬为梁父吟”,梁父吟是诸葛亮躬耕陇亩时所作的《梁甫吟》。时虞寿君归隐故乡,而我也将卜居乡间了。在想象中与知已共叙昔游,憧憬着未来。“早晚故人天上路”,这是劝慰寿老也是告自己:不要作此长别人间之游了。人生苦短,知交难求;知己虽难得,而能不令人失望;他日廊庙之上与国家出力献策尚有人需从民间摄求良骥之时,决不能已于一朝一夕而忘记山林。当然这个末句并不是否定眼前于己有恩者一一予以回报之后便可将国家撇下不顾的意思;那与此诗意不合。再说即使是谢过以后也有表示还想再见的意思;求仕未果或误国犯罪时也会三思故人相见之情、离散之思,想到聚之难再耳。这些都较符合此诗意。“忘山林”在这里包含两个意思:其一仍是自己归隐志向的再次表明;再是在黎民疾苦萦绕在胸中欲谋退而对此一筹莫展之时也不忘林泉之思的意思。

这首诗以情见长而又含蓄不露;诚挚恳切而又委婉细腻;在遣词用字上是相当讲究的:“接翼”“分襟”“不禁”“千里”“两知心”“老”“戚”“侬”“早晚”等等都是非常传神的字眼儿;再加上描述中不时有情语、景语插入,所以使得此诗含蕴隽永,更见感人。

现代文译文:

接到你的赠诗如同多了一位同道一样让我感到亲热。因分别而感到的酒病与诗愁在老年已不再明显。分别十年虽说千里天涯共对一轮明月。一生中你能理解我金石般的真情。你悼念亡夫的样子使我悲伤,我自己也将要归隐躬耕田园了。你什么时候才能上天去?廊庙之上应不忘山林之间。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