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杨万里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班衣奉当署,象服镜湖春。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为悼念一位深明大义、善于教子的母亲而写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这位母亲的贤良品德,并表达了对她逝去的哀悼之情。
首联“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生动刻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热爱子女、珍视友情的女性形象。“发以留宾短”,家庭简陋无物,坐留宾客就不能再做什么准备了。“短”,缺少的量词。就这样的家境,还能接待前来造访的宾客,推己及人,想想就会发现一个性格慈善的主人。这里的“短”字以留宾之意反衬出叶氏性格上的慈善,是她能教育子女勤俭刻苦的优良品德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看到了这位母亲关心子女的更深一层,即处处教子勤俭做人。这里把对叶氏形象的塑造和对主题思想的揭示融为一体。颔联“班衣奉老叔,象服享乡人。”描绘了叶氏教子的另一侧面。“班衣”,指穿五彩缤纷的衣服,奉养老叔,表示她尊敬长辈;“象服”,指华美的官服,享乡人,则表现她对乡人的谦和。这两句诗概括了吴母叶氏教子的各个方面,塑造了一个宽厚仁慈、勤劳节俭的贤母形象。颈联“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典出《左传》,许穆夫人是春秋时卫国人,嫁于许国,因思念故乡作《载驰原》诗。班姑是汉代班昭,续写《汉书》。这里以“许穆诗”借指杨氏母子讨论学问的场所十分贴切。“还废”,侧面表现了吴母子女的学问渊博。尾联“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母亲的哀悼之情。“萱草”,俗称母亲花;慈母去世,萱草犹在,睹物思亲,不禁悲从中来。
全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了叶氏教子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效果,从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母亲的贤良品德和她对子女深深的爱。
现代文译文如下:
留宾之夜,家中无物,留客不及。家中虽贫,却能教子有方。她总是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去奉养老叔;她总是穿着华美的官服去享乡人。她尊敬长辈,勤俭刻苦的品质影响和熏陶着子女;她宽厚仁慈,待人和善的美德赢得了乡人的尊敬。在母子讨论学问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光芒;在她的影响下,子女们孝顺、懂事、有礼。然而如今,萱草犹在,慈母已逝,睹物思亲,不禁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