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程公许
风露高寒醉梦清,小窗香雾远嚣尘。
不须所七戏三昧,始信司花女有神。
在清新明亮的晨曦里,和风吹送着芬芳的气息,飘落在素馨花瓣上的露水似乎让花瓣陶醉在这清爽的风露里,这清凉之感使清雅高洁的心灵得到满足,也更使得室内清新澄澈,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世事的烦扰。这样的景致自然更难得一撷。你无需提笔将这样的美景写成七绝诗来逗乐。眼前这样绝美的花色花香神韵足以说明司花神女是多么的神奇,使一切花卉皆具有神奇之美。
宋代诗人程公许以一种赏花者的心境去体味花香,他欣赏的不是外在的花的娇艳姿态,而是花的内在的神韵。从花的身上他联想到与之相似的为人格德行相符的人的精神,使得物性与人性交融、叠印在美丽的文字里,花香如诗美人的和媚笑声一般在诗词的空间内打下了秋千,清香飘洒四周,感受美的深层的细腻是主客体的心情意会集一并促成的创造佳绩。“我则飞出白石阑,路出立于波涛城。”这是诗人程公许在欣赏花香后对花香的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风露高寒醉梦清”一句是全诗的诗眼,“醉梦清”三字把一种超然物外、清雅高洁的精神写了出来。“风露高寒”自然带出了花香的高洁素雅。物性的这种美丽“如人不和而妇詈”(宋代周紫芝与吴开所著《竹坡诗话》)。《三昧诗》用谑笑的方法取花的特点做游戏的玩耍总不能与人符合神韵便也不会精到(品位的降低这是常见的弊病)诗句毕竟落俗的人极少而且作者也是别有用心地用戏谑的笔法写出了司花神女的神奇。“不须所七戏三昧”便是这种心境的最好诠释。
程公许这首诗将物性与人性交融在一起,从花中见人,又从人中见花的意象处理使得诗意的表现达到极致。“始信司花女有神”句把人花浑一交融的意象更推进了一步。花香使人相信了司花的女神有神奇美妙的神韵流露在花的每一个细微处。这里不是纯粹的附会它表现的是一种神与物会、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便是程公许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程公许在词与诗的创作上更喜欢词的创作,他词作不多却风格独特,词风多变、艳丽而不轻浮、柔媚而别具一格。这与他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带有的神韵有关。他在词中运用司花女神这一意象,将花作为自己人生的写照或化身,借花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精神与追求。他的词作如《虞美人·春闺》中的“东风唤起梨花梦”、《满庭芳·寓居吴兴小阁名曰春风佳既春始适新罗慢 》“终非时俗之所美慕所能狎友。”表明程公许的精神特质永不衰萎 自有佳丽精神到任何境遇都是旷世俊逸与佼佼者的名言亮节无不独立傲世面与个性同时应有的错杂与社会制度反之另一端加 在才华气质各方面的拥有寡合者身上所形成的矛盾冲突也便构成了程公许人生历程中的主旋律。
现代文译文: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丝丝凉意,仿佛是清泉洗涤掉了尘世的喧嚣。微风轻拂着花瓣上的露珠,让它沾上了霜洁透明的香味,那就是自然的仙子给的花最美的赞誉了!与其对着七星魔仗炫耀练好格斗功的好,倒不如从神仙哪儿“得艺高人不问”。 是的 ,你已经长大了已经配不上像妙善神的小露珠仙女,忘了你也是生光最初追的手拿曼倩那位身材矮小的矮大紧了吧!不过没关系 ,我们一定会像仙人一样生活得逍遥自在!
赏析:
此诗首句“风露高寒醉梦清”中“醉梦清”三字将一种超然物外、清雅高洁的精神写了出来。“风露高寒”自然带出了花香的高洁素雅。花香使人不自觉地相信司花的女神有神奇美妙的神韵流露在花的每一个细微处。于是作者进一步写道:“不须素蝶三窃戏 ,始信司花女有神”。前句用典故。“素蝶三窃戏”化用《南史·柳恽传》“汀洲树远碧 ,城阙月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