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玉堂春·仙观灵虚》元刘处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刘处玄

《玉堂春·仙观灵虚》原文

仙观灵虚,二年来来去。破了重修,星冠养素。应有真无,斋科救万苦。达理忘言清静居。道释儒宽,通为三教,户外应五常,敬谦贤许。四相心无,自然乐有馀。出了阴阳现亘初。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玉堂春·仙观灵虚

两年来去灵虚仙观,破旧重修已完。星冠养素无烦言。斋科救世清静闲。悟道释儒宽处,三教通达乐有余。跳出阴阳人始初。

译文:

两年来我往来于仙观,修缮一新。修道之人应以素食为主,养身之道也在此。真无妄无,三斋日里救世苦难,悟透道释儒三家之理,相互宽处,三教通达皆可乐有余。超脱了阴阳五行之束缚,方能见众生初。

刘处玄是道教灵宝派的重要人物,元代全真道著名道士,道号长生子。生于金朝章宗承安二年,逝世于元武宗至大三年。诗词都属道教神仙境界之咏赞,所描绘的无极大道即以"长生"为主,这也体现出道教的长生成仙思想。词中的“出阴阳”则是由生入死的一个超越,带有新生的意味,亦是人生历程的体现。这种对于世俗观念的冲破与对于现世束缚的摆脱,正是本词的积极之处。刘处玄的思想在元代全真道中影响很大,其诗词作品也颇受后世推崇。这首《玉堂春》即是其中的优秀之作。此词的赏析主要是从思想与艺术两方面来解析这首词,探究刘处玄的内心世界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思想赏析:“破了重修,星冠养素。应有真无,斋科救万苦”,表现出作者修复仙观的决心和其道家生活的几个方面。这里的“星冠养素”即以星为冠、以素食为主的道家生活方式。“二年来来去”,明确指出作者的来去时间,“应”字表明真无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真无”即作者所追求的“道”的境界。“斋科救万苦”,则概括了作者普度众生的愿望。作者希望通过斋戒等手段来救万苦,让众生解脱苦难。“出阴阳”则是由生入死的一个超越,带有新生的意味。“仙观灵虚”营造了仙境的灵虚美境,“跳出阴阳现亘初”则是对于终极真理的参悟和人生境界的升华。在全词中,“出阴阳”既是词人所达到的新人生境界,也是对于世俗观念的冲破和现世束缚的摆脱的具体表现,这是刘处玄思想的积极之处,也是全词所蕴含的引人向“道”的精髓。

艺术赏析:“仙观灵虚”句写得美丽如画,描绘出了一个灵虚仙境的美景,一个得道之人应有的环境;前有“星冠养素”,后有“真无”、“斋科救万苦”,环境与心境交相辉映,创造出一种清净雅淡的艺术氛围。“道释儒宽”则是以道释儒三家之理来通达全篇,展现出一个超越世俗的宏大境界;“四相心无自然乐有余”则表现出作者对得道的自我感受,那种超越生死、超越名教的自由感油然而生。“出阴阳现亘初”一句再次出现宇宙本原的主题,也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这首词的美感特点主要在于其整体意境的浑然天成及其语言艺术的高妙之处。作为全真道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处玄在艺术表达上也明显受到了其教义思想的影响。在其作品中,“仙”、“道”、“德”等主题时常出现,“无为清静”等哲学理念也屡屡得以体现。其语言优美流畅、质朴清新,充满了一种生活化、世俗化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超脱与自由感。

总之,《玉堂春·仙观灵虚》是一首表现作者思想境界和艺术才华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刘处玄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也展现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刘处玄的思想和作品,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真道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