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万松金阙图》明李延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延兴

《题万松金阙图》原文

衮冕曾迎凤驾来,烟沉金阙半蒿莱。

霞蒸日气红初上,云压松阴黑半开。

玉井霆轰龙起蛰,虚窗笙响鹤飞回。

前朝事往云无迹,愁听江声入夜哀。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明代诗人李延兴《题万松金阙图》的赏析:

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烟尘早已掩盖了曾经的辉煌,金阙古殿如今已半入荒草。朝阳初升,霞光如火,映照着初升的红日,云层低垂,松树的阴影在其中若隐若现。这幅图景,既有岁月的沉淀,又有生命的活力,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

首联“衮冕曾迎凤驾来,烟沉金阙半蒿莱。”描绘了曾经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用“衮冕”和“凤驾”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尊贵,而“烟沉”和“金阙半蒿莱”则描绘了金阙古殿的今日之景。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无情。

颔联“霞蒸日气红初上,云压松阴黑半开。”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生动的画面。红日初升,霞光万丈,如火如荼;云层低垂,松阴如墨,半开半掩。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颈联“玉井霆轰龙起蛰,虚窗笙响鹤飞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幅画面的内涵。诗人用“玉井”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霆轰”象征着生命的爆发,“龙起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虚窗笙响鹤飞回”则象征着生命的和谐与自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尾联“前朝事往云无迹,愁听江声入夜哀。”诗人通过对“前朝事往”的无情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而“愁听江声入夜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面的描绘和解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人在描绘画面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在诗歌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