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释祖先
办能开饭店,谁怕肚皮宽,说甚方便不方便。先入南湖门,次入南湖室。吞底热铁丸,喫底洋铜汁。本色人到来,沙糖更浇蜜。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老来不著便,过犯已弥天。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原文写的赏析:
这组偈颂表达了一位大彻大悟的高僧的真实人生,那种世俗的欲望和佛法的寂灭相互交织,令人感叹。
“办能开饭店,谁怕肚皮宽,说甚方便不方便。”这里,诗人以一位在世间游走的高僧形象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他有能力开设饭店,而他的肚皮也确实很大,似乎在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然而,他并不在意这种“方便”还是“不方便”,这也意味着他已经看透了人间的富贵繁华,无需过多挂念。
“先入南湖门,次入南湖室。”接下来,他走进了一间寺庙的门,一间被称为南湖门的房间,他在这个场所的经历、行为甚至表现出来的动作都在透露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人生经历。这里是一间秘密之地,亦可能是灵性的交融之地,这使得读者对这位高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吞底热铁丸,喫底洋铜汁。”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高僧的修行过程。他吞下滚烫的铁丸,喝下洋铜汁,这些苦难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艰难和痛苦。这表明他愿意承受任何痛苦和困难,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本色人到来,沙糖更浇蜜。”这句诗中,“本色人”一词意味着真实的人、真诚的人。“沙糖更浇蜜”象征着温暖和爱。这表达了高僧对来访者的欢迎和关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这是对整个偈颂的总结,也是对高僧生活的概括。他以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佛法的真谛——寂灭之道。这种寂灭之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行动和生活去体验和理解。
“老来不著便,过犯已弥天。”这句诗描绘了高僧在晚年时的心态和行为。他不再追求方便和舒适,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的过犯已经达到了天际,这表明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高僧的真实人生和他的精神世界。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并不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自我、追求真理的生活方式。
希望这个赏析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