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哭丹池王隐君》宋陈起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起

《哭丹池王隐君》原文

忆昔相逢初,一见即刮目。

出处虽不齐,椒兰则同馥。

论心到极处,情爱逾骨肉。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

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

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

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

事有反所料,轩冕笑羁束。

缙云邈千里,访道求辟谷。

食枣怀安期,窃桃小方朔。

平生精进心,自可登仙录。

一著偶失算,九书无复续。

洞霄有猿号,丹池无鹤浴。

昨病失会葬,生刍东望哭。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忆昔相逢初,一见即刮目。 诗人笔下的王隐君,初见之时就让人刮目相看,初次相识,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句暗含了作者与王隐君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出处虽不齐,椒兰则同馥。 “出处虽不齐”,看似谦逊,实则赞美对方坚持操守,虽出世之志与世之志有异,但人格品行高洁如椒兰之香馥郁。此处,作者用椒兰比喻王隐君的人格品行,可见其用情之深。

论心到极处,情爱逾骨肉。 诗人与王隐君心心相印,推心置腹,情深似海,胜过亲人骨肉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隐君的深厚感情,也为下文写王隐君之死作了铺垫。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 “搰搰闭门读”形象地描绘了王隐君专心致志于学问的情景,也表现出他对于学问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追求。

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 王隐君有着高尚的志向,他尊崇并实践自己所传之道,不肯委曲从俗,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和尊严。这是诗人对王隐君的高度评价。

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 诗人赞叹王隐君具有高尚的操守和品格,认为他不需要曲意逢迎,只需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格,就可以像金玉一样平步青云。这是对王隐君品格的高度赞美。

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王隐君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共同志向。他们不仅是同窗好友,还共同秉持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和责任。

然而,“一著偶失算,九书无复续。”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王隐君突然离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一著”可能指的是他的人生决策或人生目标,“九书”则可能指的是他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由于“一著”的错误或者变化,导致“九书无复续”,这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友情的不舍。这种痛苦的表达,正是诗人在悲痛中寻找到的语言力量。

整体来看,《哭丹池王隐君》一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于人格品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生命和无常的悲叹。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性的美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