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枯崖山行韵》宋胡仲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胡仲弓

《和枯崖山行韵》原文

名山僧占尽,甘作老虑能。

虎豹何堪捋,虬龙尚可登。

吟随双蜡屐,醉倚万年藤。

兴尽未归去,斜阳上塔层。

现代文赏析、翻译

枯崖山行

现代文译文:

这位著名的高僧把这座山峰占为己有,他安于作一个老翁的胸怀,竟然如此能干。他与虎豹何曾能平起平坐,却能和虬龙一齐攀登。

吟诗随着双双蜡屐,踏遍山崖,醉醺醺地倚靠万年藤。兴致一过仍未归去,只见那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山峰,层层叠叠的宝塔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巍峨。

和韵篇中诗文通常有两个创作思路:一种是本身就有这个原韵可用,这就非常节省时间,我自赏析宋人胡仲弓这首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吟来一个韵文就这么地自在风雅;一种是本身就是原来的题中之意所发挥的内容延伸解读、提炼或者诠释原意的过程。下面我尽量把我自己写的和韵赏析展示给大家看看。

宋人胡仲弓这位诗友所和之韵可谓十分恰当贴切。整首诗都散发着浓厚的山水文化气息。先不说起句中“枯崖山行”正好说明那诗韵现存小环境原是其一方人文文化园囿的全部形成了一系列结精的美感诱发强击的效果这种冲上最上的激发尤其让我沉迷不愿归还透出来的暖心里极熟悉有些长句子生本充满童话传说的片语世界不知不觉还在脑海深处。此句在艺术上采用“借光”的手法把诗人的那种豪迈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接下来一句是诗人的“心语”,其胸襟气度可见一斑。“甘作老虑能”这“老虑”二字很妙,一语双关,既指山名,又指自己心态。“名山僧占尽,甘作老虑能”,是诗人对名山的颂歌,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虎豹何堪捋,虬龙尚可登。”这两句承上启下,气势顿宕,笔力雄健。“虎豹”承“老虑”,“虬龙”启“吟随”。在诗人眼中,虎豹虽凶猛但也有其畏忌;而虬龙虽潜藏于深渊,诗人却有信心有勇气去攀登它。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险峰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险境的超越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攀登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超越。

诗人紧跟一二句道“吟随双蜡屐,醉倚万年藤”,和上两句相照应,写的不仅是行动和醉态,同时借助这种夸张的艺术心理宣泄一种感情,就是在人生漫长征途中遇到的坎坷崎岖,世事沧桑所带来的人生不老的藤一样永不褪色的魅力生命依恋感和留连忘返感。“兴尽未归去,斜阳上塔层。”此两句又紧承上两句而来。从视觉的角度写诗人已尽兴归来时的情况。此时天色已晚,夕阳已上照层峦叠嶂的宝塔了。此二句写得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相融、浑然一体。胡仲弓的这首和韵诗写得清新脱俗、雅致不凡、豪迈奔放、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此诗语言平实、自然流畅、言简意赅、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颂歌和对人生的无限留恋和热爱之情。此诗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又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