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胡仲弓
林高动轻籁,云静天无风。
缥缈笙空下,依稀鸾佩逢。
原创赏析:
《咏松》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一首描绘松树的诗。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环境、形态和声音,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林高动轻籁”,诗人用“林高”形容松树生长的高处,使人想象到风吹过松林,轻盈的声响如笛声般悠扬。这一句描绘了松树的形态和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云静天无风”,诗人用“云静”形容天空的宁静,暗示了松树的高洁和坚韧。同时,“天无风”也暗示了松树在风中屹立不倒的特点。
“缥缈笙空下,依稀鸾佩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想象自己像是在空中飘渺的笙音中遇到松树,又像是在幻境中似是而非地看到松树像仙女的步态一样美丽。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美丽和神秘感到敬畏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坚韧和美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文译文:
在森林的高处,风轻拂过松林,带来了轻柔的声响。天空宁静,无风无云,仿佛在赞美松树的坚韧和高洁。在缥缈的空中,我仿佛听到了笙音飘渺,那是自然的和谐之声。在这幻境中,我遇到了松树,它如同仙女的步态一样美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神秘。这就是我对松树的赞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