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落梅》宋胡仲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胡仲弓

《落梅》原文

花本无情却有情,谁将开落拟浮生。

盈虚自是天机事,错认楼前羌笛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落梅

花本无情却有情, 谁将开落拟浮生。 盈虚自是天机事, 错认楼前羌笛声。

诗人对于梅花的态度,并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渗透着个人的情感和理性思考的描绘。首先,落梅虽是无意无情之物,但它有生命、有活力,其花开花落的过程就是生命过程的具体表现。这里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叹。其二,对生活命运的悲观。对封建礼教的鄙视、厌恶以及面对人事盛衰的哀愁等也得到寓托。“花本无情却有情”,本是描写梅花的性格特点的;但它既是被拟人了。“谁将开落拟浮生”,因而“浮生若梦”、“红颜短促”便将无情的梅花也牵连进一个多难的世间了。而“盈虚自是天机事”的天机却道出了整个宇宙中万物生长、衰亡的真理,因而,花事不可留住也正是上天的造化之巧。巧妙却被诗人“错认楼前羌笛声”,这里是以声音引导出想象的空间,因为那羌笛声是不安定、是不谐和、是不吉祥之声。最后作答那以梅花来托兴“壮志难酬的愁恨和听其飘落的红颜短促的身世”。总之诗人虽只咏梅,但他没有用奇肆夸张之笔来浓重诗人个人的悲哀;而运用似拟的言辞更融进象征寄托运思方式写进对人生哲理的理趣。这样使整个诗篇既有生动的形象性又有诗人理性的思考。所以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现代文译文:梅花本来是无情的,却有着有情之物所有的特点。谁将花儿的开落比作人的生命呢?花儿的盛衰自有其自然的规律,哪里是天意的事情呢?但是有人错误地认为这是楼前的羌笛声在吹奏悲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