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刘后村杂兴》宋胡仲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胡仲弓

《和刘后村杂兴》原文

避俗常关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临流且赋观鱼乐,忧国何消捋虎危。

自许丹心长恋阙,独怜万户未逢时。

割鸡为黍寻常事,客至休言子为谁。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隐居避俗的心态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首联“避俗常关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诗人表达了自己常关闭柴门、避免世俗的心态,虽处在风景秀丽的北山中,但还可以在这里休闲玩耍,由此可见其已有几日无人登门的名士派头。“白板扉”典出宋代夏竦 《先大夫乞复静郭别墅及花园阁条制回报蒙以查河简家数为惠逐于无事地撤去行廊邸铺以塞烦扰之端至今俗有白板扉之号》诗:“今来免断还山诺,已是经年白板扉。”诗人在这里借用此典,不仅表明自己已将住宅的大门关闭数日,更表明自己已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已决心远离尘世。当然这样的表述也不是强硬的摆脱尘世,我们从中仍然能够看到他对红尘生活中的泉石之趣的流露,依然看到他对红尘中还能够心怀坦荡的难得之情。古人追求红尘之外的那份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此之余他还说道,住居山水之中当然也能很快乐的享受生命很淡泊功利的时候的心境是非常恬静的。

颔联“临流且赋观鱼乐,忧国何消捋虎危。”诗人继续表达自己既远离世俗又心系国家的矛盾心态。“临流且赋观鱼乐”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欣赏鱼儿自由游弋的乐趣,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忧国何消捋虎危”则表明诗人虽然向往自由生活,但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里借用“捋虎”的典故表明自己处境的危险和困难,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既想远离尘世又心系国家的矛盾心态,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颈联“自许丹心长恋阙,独怜万户未逢时。”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忠诚国家的信念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自许丹心长恋阙”表明诗人相信自己赤诚的心会永远依恋朝廷,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独怜万户未逢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和不满。这里的“未逢时”也暗含着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哀叹。

尾联“割鸡为黍寻常事,客至休言子为谁。”诗人用一句谚语来表达自己处理日常家务的平凡小事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并不因隐居而清高自傲,更不因失意而消沉。当客人来访时,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客人的到来而尽地主之谊的心情。“寻常事”则表明隐居的生活并不都是寂寞和孤独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随和与平易近人。这里也暗示着诗人的隐居并非逃避现实和自我封闭,而是寻找自我、调整心态和继续为社会的进步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青山绿水中的淡泊与不忘天下国家的情怀与勇气追求、个人现实的闲适生活中藏有心系云天的奋进精与牢骚,并通过突出随和平和百姓气的尽地主之谊风俗形象的“鸡黍句”传递一种好经末路武将价值节凋乡民俗数文物迫泯不可弃却的心灵呼声,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