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胡仲弓
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
倚楼
宋 胡仲弓
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
译文:
高楼凌空,伸手可握千里之外,白云萦绕,如细流环绕山腰。村旁古寺,传出沉重的回声,村中行人都回响着狗的吠声。天气晴好,可闻野马奔腾之声;寒木萧萧,孤猿的哀鸣声愈发凄清。吟诗之后,已至月升中天之时,诗僧来到门口。
赏析:“宋人诗词中屡屡有“扣门”之作。唐代孟浩然登五华山时就曾“喜逢诸遗老,乡人谈古经”,他的“喜扣白沙船”作了生动的描写;另一名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也写了贺知章“乞酒无沽吝,喧时中圣贤”,李适之在酒酣之余,“忽称诗兴发,闲扣白须吟”,便是一位善饮之人向一位年长的诗人为扣门者所“钟陵太守”“简点平章主”,偶来吟会而兴奋过度之意李白写岑勋曾为扣门人送来酒,还有苏晋这位嗜酒如命的老翁更是三天两头要找诗友岑勋借酒喝的。“诗僧来扣门”本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一“扣门”不虚扣,是胡仲弓自视颇高的缘故。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在江湖漫游期间邂逅了一位精通诗词的僧人的故事,全文给人以欢愉清新之感。上片一写诗人凭窗远眺所见山川美景,“楼高”云云是远近相衬又连及天上,一往情深。古人常常写白云生处的楼台眺望远山的情景,这里借胡仲弓诗句改写诗人远望近观景色尽收眼底的感触和羁旅中的暂得轻松心情。“寺在牛鸣地”,杜甫诗中的“隔江闻暮笛”作结,最能传神。何况是一处“人行犬吠村”,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晴窗”二句以细节点染之笔法着色绘声。“野马”本指神马,“野马”腾跃原指骏马奔驰不息,这里代指轻烟般的雾气;“孤猿”之“孤”字面指猿猴的孤独,借此暗示诗人漂泊无依的身世和凄清哀怨的心境。最后写到诗人由远及近的所见所闻:“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把诗人的孤寂凄清心境和盘托出,读来宛如一幅绝妙的隐逸图。全诗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笔调清新隽永。诗人用笔轻灵飘逸,音节铿锵悦耳。
全诗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笔调清新隽永。诗人用笔轻灵飘逸,音节铿锵悦耳。“初上”表明刚吟完诗不久便来了一僧叩门求诗;那么这一僧来访值得欣喜可知,可见诗人吟罢欣然会意之处不少;“月升中天”,当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题曰《倚楼》显然就在这几句;“扣门”的释语也本就是“敲”。所以这首诗可说是一首禅意诗。诗题、诗句、用韵都见出诗人有意使作品表现出禅意和诗意的统一。这也是宋诗的一种风气了。总之这首诗的意境和主旨在于表达诗人在江湖漫游期间邂逅了一位精通诗词的僧人故友,故作此篇以寄寓江湖飘零、羁旅思乡之愁苦和悲凉心境。这种表现主题的艺术技巧是相当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