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宋宋高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宋高宗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原文

人禀秀德,气貌或同。

而子俨然,温温其容。

两端发问,未答机锋。

以礼节和,斯言可宗。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高宗的《文宣王及其弟子赞》是一首赞扬孔子及其弟子的诗。诗中描述了孔子的品格和风度,赞美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智慧。这首诗在现代文译文中的赏析如下:

在人类中,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秀美的品德,这种气质或容貌也许各不相同。孔子的弟子颜回却表现出极为完美的道德风貌,他的温文尔雅,让人倍感亲切。孔子经常在颜回那里发现疑问点,但在解答之前,两人的论辩总是呈现出“机锋”。他认为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性情,做到彼此之间的融洽,那么他们所倡导的道德和伦理原则就能够得以尊重并承继下去。

原诗中,“人禀秀德,气貌或同”描绘了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虽然气质或容貌可能各不相同,但都禀赋着秀美的品德。这种描绘展示了孔子弟子各自的个性特征,也突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即通过礼的教育,使人们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而子俨然,温温其容”形象地描绘了颜回的品格和风度,他始终保持着端庄、严谨的态度,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这种描绘凸显了孔子弟子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两端发问,未答机锋”则描绘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论辩场景,展示了孔子的智慧和教导能力。在这种论辩中,孔子能够从容应对不同的观点和疑问,并能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这也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

最后,“以礼节和,斯言可宗”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在这里,诗人指出,我们应该遵循礼仪规范来调整和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伦理道德的言辞和行为得以尊崇和传承。这体现了诗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和推崇,也表达了他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及其弟子的品格和风度,赞美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和推崇,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