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史尧弼
万牛回首重丘山,才大谁令挽不前。
只好垒胸浇酒遣,未妨洞腹晒书眠。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史尧弼
万牛回首重丘山,才大谁令挽不前。 只好垒胸浇酒遣,未妨洞腹晒书眠。
这首诗是作者送他的国史吏部归丹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王昭国史吏部才华的敬佩和他辞官归乡的洒脱之情。此诗紧紧扣住送人归乡这一主题,运用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形容他的才华和归乡后的心境,语言诙谐,富有趣味。
起句以万牛回首的壮丽景象来形容作者的这位国史吏部所具有的扭转乾坤的巨大力量和威势,使一切困难、阻碍都在他面前低头;也象征着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使得人们敬仰、称颂。一句之中兼用了象征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但是,“才大”并不是一般的“才大”,它具有扭转乾坤的力量,使得前路坎坷、困难重重的“万牛回首”而“重丘山”,无法阻挡他前进的道路。然而,这样的大才却因为何事而“挽不前”呢?这是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二句承上句发问,他的才大无人能比,但是,他为什么不得志呢?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只好垒胸浇酒遣”的形象来回答。这里的“垒胸”是指满胸的酒。“酒遣”二字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愁闷心情有所寄托和无奈。愁闷何以浇解?唯有饮酒。“一醉解千愁”,表现了无可奈何和聊以自慰的思想感情。这里紧承上句,既是对上句的补充,也是对前两句的收缩。这个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内心痛苦的诗句妙在从“万牛回首”中自然引出“垒胸浇酒遣”的形象,笔断而意不断,语势更为连贯。
既然是愁闷,何以又“未妨洞腹晒书眠”?这就引出了末句。这里的“洞腹”是指敞开胸怀之意。“晒书”是指晾晒书籍。一个“晒”字既给人以痛快之感,又给人以不畏强暴的感觉。“眠”是指安然地睡眠。这句诗的意思是:不妨敞开胸怀饮酒以派遣愁闷,纵然是面对着艰难险阻也要安然地睡眠。这似乎是无可奈何的回答,但却是作者对友人洒脱性格的赞美。这个结尾给人以余韵无穷之感。整首诗显得轻快活泼,流畅自然。
此诗采用了送别友人的形式表达对友人归乡的情感,在语言的运用上显得自然、流畅、轻快活脱。同时,诗中又不乏凝练传神之处,使整个诗篇显得摇曳多姿、意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