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皇甫涍
东轩微雨后,向夕引霞晖。
绿竹阴常满,青梧叶渐稀。
无端疏酒盏,早已授寒衣。
予本沧江客,将因谢病归。
晚饭后雨歇之后,渐渐收拾好空庭深深了无物的下午余情;阳光悄然泻室处以外一地透洒至、覆盖明外的漫种树模落的绛云似的霞晖。
满庭的绿竹浓阴仍然密布,只是院内一棵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稀疏得很了。
想起没有来由地疏忽了酒杯,已觉寒气袭人,连忙穿上寒衣。
我本来就像一叶沧江上孤舟,无意功名,只求辞官归隐。
现代文译文:
雨后初晴,傍晚时分,霞光照射。庭院的绿竹浓荫依然茂密,梧桐树的叶子已经稀疏。没有来由地疏忽了酒杯,寒气已经袭来,连忙穿上寒衣。我本来就像沧江上的孤舟,辞官归隐是我一直的愿望。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后的作品,表达了归隐的愉快和及时行乐的情怀。小雨初霁,晚霞又起,自然界的美好风光引起了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热爱。尽管绿竹浓阴依然,梧桐叶渐凋零,但不难想象,过不了多久,这里又会栽满新竹,梧桐也定会繁茂起来。因为这原本就是他的“乐业”理想所在,而今天他就要真个“乐”而“归”了!辞官之后自给自足,在诗人的眼中便是“无端疏酒盏,早已授寒衣”,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此,“予本”两句陡然转出,也就使人感到另有一番新意。由此可以体会出诗人在故国之恋中也含有淡淡的愁思,似乎秋雨渐停的苍茫暮色中也有些寂寥似的;但在静对大自然的抚平后却发现这份情感再不必轻易退却了!此外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也不难找出些“回归田园”后的“回归意识”。对于崇尚儒家学说又具备道家情怀的诗人来说,原来真正彻悟的理念不只救济苍生只能凭籍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去实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