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湘筠辞》明胡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胡翰

《湘筠辞》原文

湘之山兮西迤,湘之水兮东骛。何箘皦兮孔多,望不极兮湘之浦。帝子去兮云中,俾夫人兮延伫。曾莫树兮椒兰,又莫揽兮蘅杜。载雨兮载阴,滔滔乎谁与度?将以遗予兮琅玕,抱幽贞兮永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以飘逸的神韵和幽缈的情境描绘出了一幅优美动人的湘江云浦图,诗歌寄托了对被放逐的帝子的深深忧虑。以下是现代文的重新赏析:

胡翰笔下的湘筠辞是一首寓托感情的景物描写诗,开篇的描绘了一个瑰丽的湘江美景图。 “湘之山兮西迤,湘之水兮东骛。何箘皦兮孔多,望不极兮湘之浦。” 在这段描述中,诗人的目光穿越雾气笼罩的群山,遥望向东蜿蜒的湘江水,水面如玉带般晶莹剔透,苍翠的山峦与清澈的水色相互映照,更显景色的幽深与静谧。然而,那清净秀美中又夹杂着无限的惆怅与思念,诗人通过景物抒发了深深的哀愁。“望不极兮湘之浦。”这里的“望不极”透露出诗人对湘筠的深深思念和担忧。

“帝子去兮云中,俾夫人兮延伫。” 诗人以湘筠被放逐的帝子为象征,表达了对帝子的深深忧虑。帝子在云雾中离去,使得那些普通人无法看到他的归途,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帝子未来的忧虑和担忧。

“曾莫树兮椒兰,又莫揽兮蘅杜。” 这两句诗描绘了帝子周围的环境,但并没有看到他被簇拥在花香四溢的花丛中,也没有看到他被众人的赞美所包围。这表达了诗人对帝子处境的深深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被放逐者的孤独和无助的同情。

“载雨兮载阴,滔滔乎谁与度?” 雨绵绵而下,阴云密布,这暗示了帝子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阴霾,表达了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将以遗予兮琅玕,抱幽贞兮永固。” 最后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湘筠的美好祝福和对忠诚的心志,意味着湘筠不会被打倒,仍然能够坚定不移地守护他的忠贞之情。这是诗人的坚韧和不屈的品格,更是他的人品和精神得到的最直接表达。

总之,《湘筠辞》表达了对湘筠的深切忧虑和对他的坚贞信念的支持,其形式简洁流畅、意义深刻且具有哲理性和抒情性。这首诗通过对湘筠被放逐处境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胡翰诗歌中的深邃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